交戰。

而吐蕃一開始是普通,現在也變成了厭惡,不過距離交戰應該還是有段時間的。

所以對這兩個國家的使臣, 蕭霽寧很是忌憚。

至於大遼的使臣,蕭霽寧卻是有些拿不準該怎樣對待他了,因為大遼外交的好感度,已經從友善掉到了普通。

這種情況蕭霽寧問過小蛋,小蛋說最好的解決方式有兩個:一是直接出兵打仗, 打贏了整個國家都是自己的,那還管什麼厭惡還是友善?二呢就是直接送錢送禮, 或是讓公主去和親, 總之就是求和為上。

但是後者有個問題,那就是送過去的錢和禮物都會把該國人馬養的膘肥體壯,人民和馬匹都強大了,野心也會逐漸膨脹, 在達到一個臨界值之後到頭來還是會攻打大蕭。

所以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一統天下,這是亙古不變的到底。

大遼的好感度從友善掉到了普通, 蕭霽寧猜測可能是因為他們看到同樣是異國妃子誕下的皇子, 四皇子登基了,八皇子卻沒有登基,而讓蕭霽寧這個最小的皇子坐上了皇位——雖然四皇子的皇位沒坐多久, 這個帝位八皇子也不想坐。

可耐不住大遼那邊不太甘心啊。

大遼那邊的夷族向來都是強者為尊,偏偏大蕭這邊要按年紀順序繼承帝位,那也行吧,就按規則讓年長的皇子繼承皇位,但蕭霽寧這才多大?看著還如此柔弱,哪有一點皇帝的威嚴?

故而大遼這邊的態度吧,你說他非要和突厥聯合搞搞事,倒也不太可能,畢竟這邊麗太妃和八皇子都還活著,且和蕭霽寧的關係都還不錯。

可你要說他心裏沒什麼小九九吧,這也不可能,畢竟從使者臉上的表情就可看出一些端倪了。

不過蕭霽寧全然不慌,他隻怕這些人暗地裏下黑手想弄死他,除了這個以外,別的他都不怎麼怵,畢竟他手底下一幹大臣都不是吃素的。

小蛋的話說的並不是全然沒有道理,一個昏聵無智,盲信奸臣的皇帝可比一個容易心軟、看上去纖弱細瘦沒什麼威懾力的皇帝糟糕多了。

因此蕭霽寧麵對這三個使團使者的打量,臉上一直都是淡然閑適的表情,並沒有顯出半分怯弱或是沒有主見的模樣。

謝相和其他中立的大臣見狀微微鬆了口氣,他們不怕新帝沒有泱泱大國之君主的霸氣,就怕新帝在這樣的情況下露怯顯弱。

在他們的心裏,其實七皇子才是最佳的明君之選,可四皇子執意傳旨讓蕭霽寧登基,七皇子也沒有奪位的心思,聖命不可違,他們沒有別的選擇。

大蕭在京城有專門接待外國使團,供他們居住的行宮——酈音宮,突厥、吐蕃和大遼派來的使團就被安排在那。

今日上朝他們會來,不過也就是在蕭霽寧麵前露個麵,表示他們已經到了,至於賀禮什麼的,自然要等到生辰宴當日才會給蕭霽寧呈上。

不過在退朝之後,大遼使者卻向蕭霽寧的近從說他想見見蕭霽寧。

席書將大遼使者的請求告訴了蕭霽寧,蕭霽寧想了想,下意識地抬眸看向離他不遠的京淵一眼——皇帝離開宣政殿的後北門和大臣們離開的正南門不是同一道,不過自從他和京淵開始了所謂的“戀愛”之後,他每日都會在後北門這邊等京淵。

今日也是如此。

蕭霽寧在看到京淵朝著他的方向而來後,便點頭同意道:“行,你去帶他來見朕吧。”

京淵走到蕭霽寧身邊時剛好聽見這句話,就問他道:“陛下要見什麼人?”

“大遼的使者拔那也。”蕭霽寧一邊和京淵說著話,一邊緩步往前走著,而京淵就跟在距離他半步遠的身後,再往後就是穆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