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1 / 3)

町沿途的三十個縣上,滇緬公路的修築就此展開。日本根本不相信中國的抗戰能夠堅持到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更別說是在崇山峻嶺之間靠著這樣的一支隊伍。

可就在1938年8月,中國人民用著自家帶來的背簍,肩挑手抬開通了令世界矚目的滇緬公路。至此,這條穿過了中國最堅硬的山區和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裏的運輸幹道成為了對於中華民族來說至關重要的生命線。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代表簽訂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月初,10萬日軍兵分三路入侵緬甸。2月16日,為了援助緬甸和保護滇緬公路,中國派遣10萬遠征軍奔赴緬甸。

抵達緬甸後,中國遠征軍曾一度遏製了日軍的進攻。可是很快,在日軍的瘋狂反攻下,16萬多國盟軍由主動陷入被動,開始節節敗退。很快緬甸境內豺狼橫行又瘴癘肆虐的原始森林又吞噬了數萬遠征軍的生命。緬甸全境就此淪陷。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會晤,決定重組遠征軍,反攻日軍,務必要奪回滇緬公路這條重要的國際供給線。中國第十一集團軍、第十二集團軍,十四個師,總兵力16萬餘人,外加中國駐印軍6萬投入戰鬥,對日軍形成了三麵包圍之勢。

沈彰明徒步走了三天兩夜,水米未進,可還是一個人影沒見著。他不敢停下休息,因為前些天他所在的團已經全軍覆沒,隻剩他一個人死裏逃生,醒來後從死人堆裏爬了出來。

此刻,在這遮天蔽日的熱帶森林裏沈彰明徹底迷失了方向,附近有多少日軍,隱藏在哪兒,他都不清楚,也不敢細想,隻有拚命地走,隻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找到國軍或者盟軍的部隊才行。

一陣眩暈,沈彰明扶住一棵樹單膝跪下了。

不行,再這樣下去,不被小鬼子抓住也餓死渴死了。

可河在哪兒呢?怎麼好像一直在一個地方打轉?眼前的矮樹叢裏有幾枚青澀的果實,沒見過,不知能不能吃。

猶豫了一陣,沈彰明終於伸出了手去想摘一個來嚐嚐。可這時身後卻突然傳來幾聲響動。他猛地拔出手槍、起身、回頭──但沒想到起得太急,又太虛弱,沒等看清情形,他就在一陣天旋地轉中倒了下去。

失去意識前,他隻在逆光中看見了一個模糊的人影朝他蹲下,咧開嘴露出排缺了一顆的白牙……

嘩──一桶涼水兜頭澆下,沈彰明一個激靈醒了過來。

他被綁在了樹上,身邊一個人拎著空桶呆呆地看著他。這人脖子上一抹紅,第一眼沈彰明以為他受傷了,細一看原來是條圍巾隻露了個邊兒。真是莫名其妙!沈彰明這麼想著一抬眼,才發現麵前一片殘垣斷壁之中還蹲了另一個人,那人端著衝鋒槍正指向他。

沈彰明晃晃頭,讓自己恢複清醒。仔細再看一圈兒,在瓦礫堆裏又看見半個殘破的佛頭,這兒應該曾經是座寺廟。看著自己的兩個人穿的是國軍軍服,他出了口長氣身體稍稍放鬆了些。

“哪兒來的?什麼人?”端著槍的忽然問。

沈彰明沒回答,抽了抽鼻子:好臭。是他熟悉的屍體腐爛的氣味。這兒附近一定有為數不少的死人。

“唉!你!說話!”那人又喊。

沈彰明皺起眉頭,“你說我什麼人?!還不快把繩子給我解開!你們哪個團的?”

“喲,脾氣不小啊!”那人站起身把槍往肩上一挎,皮笑肉不笑地朝沈彰明走了過來。

沈彰明看著他嘴裏的黑洞想:我暈倒時看見的就是他?

“你以為穿身咱們的皮就能裝國軍的人了?”他上前扯扯沈彰明的領章,“中校?哼!你唬誰呢?這麼年輕就這銜兒?別裝了,一看就是小日本‘絲’派來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