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荊南之地(1 / 2)

車隊曉行夜宿,不知不覺,又前進了五天。到第五天傍晚時分,視線裏漸漸顯出一座大城的輪廓來。

這荊州城,原是前朝為了對抗荊蠻部落所建的要塞,方圓百裏,常駐兵力數十萬,離荊州城六百裏的雲夢澤便是荊蠻所居,其間河道縱橫交錯,沼澤星羅棋布,易守難攻,縱使前朝駐兵數十萬,亦不敢進軍剿滅,但是荊蠻所出的玳瑁,珍珠,以及名貴漁產則深受上層階級歡迎,所以常有商人暗中來往於荊蠻部落與強秦之間,以為貿易。但前秦原本就重農抑商,何況這種與敵對勢力的貿易,一旦抓到便是割耳削鼻,吊在城樓活活吊死,如果情節嚴重的以間諜論處,還要株連三族。但是後來,強秦內部的苛捐雜稅日重,百姓無以生計,鋌而走險的人便越來越多,甚至一度有這樣的商幫在雲夢澤落草,成為一股匪寇。

隻是一次成功貿易的差價有時能達到百倍,所以荊州一帶一直有“腦袋別在腰間做買賣”的民諺。

北鬥星皇知道荊州鎮守兵力三十萬,於是選擇圍而不攻,圍困一年後又使出離間之計,策反了荊州鎮守使的副將,方才得勝。

後來北鬥王朝滅強秦,荊蠻首領感戴北鬥星皇恩德而附北,封荊南侯遷於天京,自此荊州武備削減為五萬常備軍,設大將軍府鎮壓,但是與雲夢澤內部荊蠻部落的貿易卻從私下變成了公開,客商南來北往,絡繹不絕,五百年來造就了無數大富之家,富貴雲煙散去之後,卻留下了荊州城一地的繁華,旖旎如夢,延宕至今。

荊州城作為前朝的軍事要塞,城牆厚達數丈,高百仞,北鬥王朝時雖然將駐兵削減至五萬,卻沒有放鬆對城防的修繕,此時整座荊州城依舊是壁壘森嚴,護城河上隻有一塊厚木棧板通行,果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無怪當初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了。

荊州古城牆四周,共有六座城門,每座城門均設立有甕城,必要時能夠將敵人放入“甕中捉鱉”,致攻城之敵於死地。

而荊州東門又稱“寅賓門”,是迎接賓客和來使的城門。按照建製,荊州鎮守使是大將軍級別,而應北侯是軍侯級別,應該受到荊州鎮守使的迎接和禮遇。

但是關昊天卻示意車隊從小東門進入了荊州城。小東門乃是平頭百姓和商販進出,此時應北侯的車隊卻混在人群之中進了荊州城。

進入城區之後,正對著小東門的就是一條繁華的街道,行商和兩側店鋪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喧囂之中帶著幾分其樂融融的祥和,而且還帶著荊南之地特有的地方口音。

古凡不禁掀起車廂裏的竹簾,看了過去。

李小狼策馬趕了上來,開口道:“小侯爺……”

“叫古凡就可以了……”古凡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應北侯不走東門而走小東門,正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來了,若是被李小狼這一句“小侯爺”被有心人聽到,破壞了關昊天的計劃,那真是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