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將劉瑁的鎮南將軍改為鎮西將軍)
……
十日後,劉瑁就得到朝廷的詔書,朝廷以他平定張魯“米賊叛亂”的名義,拜其為“鎮西將軍、益州監軍使、益州牧”。
同時準他繼承父親劉焉的陽城侯爵位,食邑兩千百戶,食全租。縣侯已是最高侯爵,當然,劉氏可以封王。
劉協還私底下讓人帶了一封密信給他,對他大力褒獎一番,允許他“便宜行事”,讓他有機會帶兵入關中勤王,鏟除李傕、郭汜、樊稠等等禍國殃民的西涼反賊,重興漢室。
劉瑁接獲此密信之後,自然欣喜萬分,這東西就等同於後來皇帝給劉備的“衣帶詔”。
接下來就是建立將軍府這一正式的軍事指揮機構,他將長期與州牧管理機構並存,以將軍府為主,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通常情況下,隻有前後左右將軍以上,才能如三公一樣建府,不過現在這規定早已名存實亡,而且小皇帝準許他便宜行事,劉瑁也就不顧那些規矩了。
他即刻任命王商為將軍府長史、州牧別駕,主文事,統管將軍府、州牧府事;司馬一職空缺,由黃權擔任參軍、主簿,代行司馬事;董和擔任州牧治中從事;趙莋為祭酒,鄧芝為書記史,費仁為兵曹掾……
人員大多沒變,就隻增加了董和。
此人是一位四百石縣長,三十五歲,辦事勤懇公正,劉瑁早就認識他。
當然,現在他身邊益州人過多,權力很大,今後要逐步調整,現在隻是沒有合適人選的權宜之計。
好在軍權都掌握在東州人手中,再加上劉瑁又給東州人新設了若幹僑郡僑縣,因此他們倒沒多大怨言。
……
打仗需要糧,劉瑁專門任命了一位“四官從事”樸榮負責與劉寵接洽相關事務,同時他也負責漢中郡的“四官”事務。
樸榮是巴西郡賨人,也是最大的賨人部落首領之一,他是樸值堂兄,這也是劉瑁籠絡巴西賨人的措施之一。
此人從前在巴郡太守朱辰手下擔任法曹,精明能幹,書也讀得不錯,這在賨人當中很罕見。
樸榮一直擔任王商的書佐,如今也當了從事,很是感激劉瑁,一大早就來給劉瑁送禮表示謝意。
“主公,屬下有一柄家傳的寶刀,今日特地獻給主公,祝賀主公榮拜鎮西將軍!”他獻上了一把刀。
“這……那就多謝了!”劉瑁本想拒絕,可是又覺得不合適。
他接過寶刀,打開仔細看了看,發現上麵還有“五十湅”三個字,“湅”就是煉。
“嗯,果然是好刀,多謝!你今後要在漢中奔忙,少不了一匹好的坐騎,吾就贈你一匹羌馬,望你盡力辦好鹽鐵等四官之事!”劉瑁笑道。
這把刀雖然好,不過對於他而言算不上什麼寶刀。
樸榮一聽,心想,自己是來送禮的,沒想到他居然還了如此貴重之禮,這如何使得?
“主公,這是屬下的一片心意……至於在馬匹,屬下實不敢要,屬下出差辦事有牛車馬車,還有公家之馬……”他堅決拒絕。
旁邊黃權說道:“主公,這四官之事,乃是眼下第一等的大事,等樸公辦妥這四官之事,再獎賞也不遲!”
“既然如此,就暫且作罷。武都郡太守柔弱,不能製羌,羌人時常襲擾故道,殺害商旅掠奪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