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季家小神童三年來的離奇傳言倒是不少,卻從未有人見季老爺帶他出過府,一次也未有過。細想起來,這些詩文究竟是否出自他親筆,竟是無一人知曉。

聊到此處,眾人的注意力也不再集中於那詩文之上,轉而分析道:“欸,你們還真別說,這事兒我看八成有古怪,若他真是個神童,通天台那位能不把他收了去?”

另一人瞪眼道:“你以為那位不想收?當年小神童出生時,通天台那位可還親自給他賜了名呢!誰知竟是被季老爺一口回絕了,也不知是怎麼想的。”

“哈哈哈,這也難怪,季老爺自己就是位大才子,兒子起個名哪還輪得上旁人代勞?”

“你知道什麼?通天台賜名那可是無上榮光,那位若是肯給我家娃賜一個,縱是再難聽我也照用不誤!”

一人聞言壞笑道:“那是,反正再難聽也肯定比你家‘二柱’好麼不是?”

“哈哈哈哈……”

眾人皆是哄笑了起來,吵吵嚷嚷地岔開了話題去。

他們口中的季家乃是這大鑾京中有名的書香門第,祖上世代為官,家底深厚,然而如今的一家之主季老爺從年輕時起便是這大鑾國中數一數二的才子,卻一直不肯入仕為官。

先帝曾幾次派人請他,他卻隻說要雲遊天下,不願被束縛在京中。

直到二十年前,京中來了一位號稱北域第一美人的姑娘,在京中設下文擂,說自己要選這大鑾國中最有才華的男子為夫。

就在那時,消失許久的季老爺忽然出現在了京中,以一首《驚鴻賦》拔得頭籌,娶了那位美人,在京城安了家。

在生下小神童之前,季老爺與那美人育有四個女兒,個個仙姿縹緲,靈妙動人,琴棋書畫皆是不在話下。

先帝曾有意擇其長女入宮為妃,可季老爺不願女兒嫁入宮闈,百般推諉,最後隻得不了了之。

未免後患,季老爺在一年之中給四個女兒全都訂了親,連年僅七歲的幺女也沒落下。那一番大張旗鼓的折騰,攪得京中天翻地覆,人盡皆知。

三年前,先帝駕崩,年僅三歲的太子登基,因太子年幼,便由太後輔政。

先帝在時,太後便因季老爺眼高於頂多有不滿,如今她掌握了政權,自然是想替先帝出一口惡氣。

太子登基那日,恰逢季夫人第五胎的產期,太後放出話來,若是這一次季家生的還是個女孩兒,無論如何也要納入宮中。

結果,季家這一次偏偏生了個兒子,讓太後和百姓們好不失望。

沒有好戲看,百姓們自然是不樂意的,可他們還沒失望多久,便又有一個更讓他們咋舌的消息從季府的下人們口中傳出——季家小公子恐怕是個神童!

為什麼說他是個神童呢?

傳說,他剛出生時便一聲也不哭,一雙小眼睛滴溜溜的轉著,打量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穩婆疑心他是個啞巴,誰知剛舉手要拍他屁股,他便衝穩婆做了個鬼臉,嚇得穩婆險些失手把他扔出去,他卻“咯咯咯”地眯眼笑了起來。

這還不算什麼,季老爺喜得麟兒,自然是要給孩子取個名字,可當季老爺對著他叫出名字的時候,他卻一個勁兒地搖頭,似乎對這名字很是不滿。

季老爺覺得好笑,便隨口問道:“你可是不喜這名字?”

不料,小兒還真像是聽懂了似的,不住地點頭。

季老爺大驚,便接著問道:“那……等你長大些,自己起個名字可好?”

小兒霎時頭點得更歡,還咧嘴笑了起來。

這一下,季府上下都認定這小公子必是神童,下人們管不住嘴,便紛紛向外宣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