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老頭兒一見麵還挺親熱,問長問短。
打更人把我高祖父他們兩個帶回了家,三個人相互做了一番介紹。
我高祖父這才知道,死了兒子的這個小老頭兒姓董,名有財,開封人,家裏有間不大的店鋪,算是有些家底。他聽說兒子出事以後,就讓夥計照看著店鋪,自己出來找兒子了,原本想花些錢給兒子打點打點,不成想等他趕到衛輝府的時候,他兒子已經給砍了頭,隻好花了些錢,把兒子屍體買了出來。
這個打更人姓王,名守道,單身一人,用咱現在的話說,就是個老光棍兒。
在古時候,打更算是份高尚的職業,打更的曆史更是源遠流長,它起源於遠古時期的巫祝術,一開始主要用於辟邪驅鬼,而且隻有受人尊敬的巫師才有資格打更,現在很多的文學作品裏還保留著打更驅鬼的說法。
打更老頭兒王守道不算富裕,不過家裏吃的東西不少,這天晚些時候,有人給他送來一隻正宗的滑縣道口燒雞,他正準備打完三更回家喝酒吃雞。
這不,剛好給我高祖父和董有財他們兩個趕上了,王守道把小屋裏的油燈撥亮,拿出燒雞和老酒,三個人吃喝上了。
幾杯老酒下肚,董有財有點酒入愁腸,抹著眼淚兒又哭上了。
王守道一問他咋回事兒,老頭兒絮絮叨叨前後說了經過。
打更人王守道聽完歎了口氣,從身上拔出一杆大煙袋,一邊吧唧吧唧抽著煙草,一邊勸董有財,“俺說老表弟呀,甭哭咧,常言說哩好,人死不能複生,再說眼下這年月兒,人活著不容易呀,要是依著你老哥我看呐,死了比活著強……”王守道說到這兒,狠狠抽了口煙,沉吟了一會兒,又說:“你不就是想你兒的鬼魂回家嘛,這事兒好辦。”
董有財一聽,立刻停止抽泣,站起身哆哆嗦嗦抓住王守道的手,“老表哥,你說哩是真勒,俺兒還能跟俺回家?”
王守道吐出嘴裏的煙說:“肉身是回不去咧,你老哥我能把魂兒給他招回來,老弟你帶著大侄兒的魂回家,也是一樣咧。”
董有財一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雙腿一軟,就要給王守道下跪。
王守道把眉毛一立,吼道:“老表弟,你這是幹啥咧,給俺起來!”
這王守道可能因為常年打更的緣故,嗓門不比我高祖父小,一嗓子下去,吼的董有財打了個哆嗦,一屁股又坐回了凳子上。
王守道這時候把目光轉向了我高祖父,朝我高祖父笑了笑說:“小哥兒夠膽識,有義氣,不錯不錯……”
我高祖父這時候也有點酒入愁腸的味道,聽王守道誇自己夠膽識有義氣,也沒啥感覺,低著頭歎著氣說:“膽識義氣有啥用,船沒咧,吃飯活計沒咧……”
王守道一聽,哈哈大笑說:“誰說你麼活計咧,你要是願意,俺送你個活計,你看咋樣兒?”
高祖父抬起頭看了看王守道,雖然老頭兒一臉笑意,但看著不像在說誑話,就問他,“啥活計,能掙錢不?”
王守道把頭一搖,砸了砸嘴說:“掙錢不多,能糊口,餓不死。”
高祖父一聽,對王守道說的這活計不太滿意,因為我高祖父不像王守道老光棍一個,家裏還有父母、弟弟妹妹,全家人都靠他養活著呢。
就在我高祖父猶豫之際,王守道抬手指了指自己腳下,又說:“你要是願意,跪下拜師,俺傳你個活計。”
這個時候,一旁的董有財眼睛亮了起來,趕忙勸我高祖父,“小兄弟,俺表哥這是要收你當徒弟呀,你知道他是誰不?黃河兩岸大名鼎鼎哩王三更、王半仙兒,你要是給他當徒弟,一輩子吃穿不愁咧。”
王三更是王守道的別稱,因為職業是更夫,認識他的人都叫他王三更,很少有人叫他王守道,王半仙兒則是對他的尊稱。
王守道這名字我高祖父沒怎麼聽說過,但是“王三更”這名字,他可是如雷貫耳。
這王三更除了在三王莊打更以外,還捎帶著給人驅邪捉鬼。過去那年月兒,兵荒馬亂,邪乎事也多,這黃河兩岸十裏八村的老百姓,要是誰家裏攤上啥邪乎事兒了,找他一準兒能解決,老百姓們都說這王半仙是星宿下凡、鍾馗轉世,本事大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