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祖父坐在床上休息了一會兒,從床上站起身,到廚房弄了點吃的,又拿出一瓶燒酒,坐在客廳吃喝上了。
這時候,村裏可熱鬧了起來,到處都是敲鑼打鼓的聲音,一邊敲,一邊吆喝著,“夜隔黑勞(昨天晚上),誰家勒妮兒丟咧,到宣義家抱恁家妮了啊……夜隔黑勞,誰家勒妮兒丟咧,趕緊到宣義家抱恁家妮了啊,宣義給恁妮兒救回來咧……”
直到我高祖父吃飽喝足,外麵的吆喝聲依舊沒有停,我高祖父人雖然憨厚,但他不傻,他不由得皺了皺眉,感覺這小女孩可能不是本村人丟的,要不然外麵敲鑼打鼓折騰這麼許久,早該有孩子父母找上門抱孩子了。
我高祖父把碗筷收拾了一下以後,就想出門找外麵那些敲鑼打鼓的村民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到附近的幾個村子再喊一下,就在這個時候,裏屋傳來孩子哭聲,小女孩醒了。
我高祖父趕忙走進裏屋,這時候小女孩已經從小床上爬了下來,光著腳丫站在地上,怯生生看著房間四周,哇哇大哭。
我高祖父走過去想把她從地上抱起來,不過小女孩這時候再沒在荒坡時那麼順從了,一邊哭著,一邊往旁邊撤身,不讓我高祖父抱她。
我高祖父沒辦法,就哄她說,帶她去找爹娘。哄了一陣,小女孩不再哭鬧,我高祖父忙從廚房拿了些吃的給她吃。小女孩顯得餓了,拿著食物狼吞虎咽。
趁著小女孩吃東西的時候,我高祖父又到鄰居家給她借了身衣服。我太爺那時候才三歲,家裏沒五六歲孩子穿的衣服,等孩子吃完東西,我高祖父又給她穿好衣服,帶著她出了門。
街上這時候還在敲鑼打鼓吆喝個不停。古時候民風淳厚,人情味兒也濃,一家有事全村幫忙,早起的村民一聽誰家孩子給我高祖父找回來了,趕緊出門,跟著吆喝起來。
鑼鼓吆喝聲在這一刻打破了平靜的黎明,讓整個三王莊都沸騰了起來。
隻是,始終沒有村民站出來認領孩子。
我高祖父帶著小女孩走出家門,朝那些敲鑼打鼓的吆喝聲走去。一邊走,一邊哄著小女孩問,你叫啥名字,爹娘叫啥,家住在哪兒。
五六歲大的小孩兒已經懂事了,如果放到現在,小女孩基本上該上小學一年級了,在語言溝通方麵已經不是障礙了。
小女孩在我高祖父耐心尋問之下,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和她父親的名字,但是卻說不上來自己村子的名字,而且小女孩父親的名字聽著很陌生,我高祖父敢肯定不是三王莊的人。
之後,我高祖父又問小女孩,你咋自己一個人大半夜跑到了荒坡地裏。小女孩想了想說,晚上她睡著了以後,感覺有人推她,還喊她名字,她睜開眼一看,在她床邊站了幾個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那幾個孩子要和她一起玩,她就跟著幾個小孩出了門,後來那幾個孩子在前麵跑,她在後麵追,追著追著,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我高祖父一聽,大半夜幾個孩子站在小女孩兒床邊,把她叫醒要跟她一起玩兒,那這幾個孩子……一定是鬼了!
我高祖父又問她,你認識那幾個孩子不認識?小女孩回答說,認識一個,是她家鄰居,小名叫胖孩兒,不過她有好一陣子都沒見過胖孩兒了。
得到這些信息以後,我高祖父不再問什麼,滿懷心事,帶著小女孩找到了那些敲鑼打鼓的村民,然後把小女孩說的這些跟村民說了,希望村民裏有認識女孩或者女孩父親的。當然了,小女孩被幾個孩子叫醒玩耍的事,我高祖父並沒有跟村民講,怕嚇著他們。
小女孩名叫魏思思,父親叫魏大毛。其中一個叫王榆樹的村民一聽這名字,忙說自己認識這個魏大毛,他弟弟王柳樹就在魏大毛家做長工,魏大毛是魏家莊首屈一指的富戶。
我高祖父一聽,孩子總算有著落了。這時候王榆樹又說,俺知道魏大毛家住哪兒,俺到魏大毛家說一聲兒,叫魏大毛來接他妮兒。
王榆樹走後,村民也都各自散了,隻有幾個丟過孩子的村民圍著我高祖父問長問短,都希望從我高祖父這裏得到自己孩子的下落,甚至求我高祖父把自己的孩子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