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我高祖母跟我高祖父講起了小蘭的事。這些事呢,是我高祖母這次帶著我太爺回娘家以後,聽身邊的丫鬟小香斷斷續續跟她講的。
事情是這樣的:小蘭十七歲那年,也就是我高祖父和我高祖母成親那年,蔡文燁親口允諾,還小蘭自由身,並且隻要小蘭想嫁人,蔡府還會給她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
打那天起,小蘭就上了心,偷偷給自己尋覓意中人。因為小蘭父母雙亡,叔叔嬸嬸又是把她賣進蔡府的,叔叔嬸嬸對她來說算是恩斷義絕了,也可以說她這時候已經算是沒有親人了,她想要府外的親人給她找婆家,已經不太現實了,再說她經常不出府,府外也沒有熟人,她就在蔡府裏自己給自己找意中人。
十八歲那年,還真給她找到一個,蔡府裏的花匠,比小蘭大一歲,花匠那年十九歲。
自從我高祖母嫁給我高祖父的以後,小蘭就負責侍候我高祖母的母親李氏,有時小蘭陪著李氏在花園賞花的時候,小花匠剛好在花園裏修剪花草,兩個人就相互偷看幾眼,小蘭長的很漂亮,那小花匠長的也不錯,可能都挺中意對方吧。
後來,小蘭一有時間就往花園那裏跑,問小花匠一些養花的事兒,其實這都是借口,主要是想看看她自己的意中人。小花匠呢,對小蘭的喜愛程度不比小蘭對他的少,兩個人算是兩情相悅、彼此傾心,沒過多久,兩個人就如膠似漆的好上了。
再後來,蔡府很多人在晚上看到這對小鴛鴦花前月下的在花園裏卿卿我我,時不時還能聽到小蘭一串開心的笑聲,很是恩愛,羨煞旁人。
這件事呢,很快傳到了蔡文燁和李氏那裏,李氏就對蔡文燁說,看來小蘭這丫頭是想嫁人了,提早給她準備一份嫁妝才是。小蘭也非常討李氏喜歡,李氏一直把她當半個女兒看待。
可就在李氏說過這句話沒過兩個月,也就是,在小蘭和小花匠剛要和蔡文燁提出成親的時候,小花匠病了,而且是莫名其妙的怪病,蔡文燁給他找了好幾個郎中都查不出病因,並且越治病越重,最後,小花匠竟然一命嗚呼,和小蘭陰陽兩隔了。
小花匠的死,對熱戀中的小蘭來說,無疑是天塌地陷的打擊,她當時的心情和痛苦是可以想象的。
在小花匠死後接下來的兩個月裏,蔡府上下很多人能在晚上聽到小蘭在花園裏肝腸寸斷的哭聲,簡直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再後來,小蘭精神上出現了問題,整個人顯得孤僻、陰鬱,有時候自己躲到沒人的地方自言自語,有時候好好的,說哭鬧就哭鬧起來,甚至一邊哭、一邊笑,時哭時笑,又嚇人又怪異。
蔡文燁夫婦看到小蘭這樣兒,又心疼又頭疼,就找郎中給她看,郎中看了以後說,小蘭這是心事,下藥開方子都不管用,心病還需心藥醫。
蔡文燁夫婦兩個一合計,小蘭的心病在小花匠身上,小花匠已經死了,怎麼辦呢?後來,夫婦兩個就想著給小蘭找個婆家,興許找了婆家以後,她的心病自然就解開了。
縣城裏和小蘭年齡相當的男子不是太多了,後來老管家蔡章打聽到,城東一家布匹店老板的兒子還沒成親,家境還算富裕,隻是他那兒子長的一般,這年二十歲,比小蘭大兩歲,感覺在年齡上挺合適的,蔡文燁一聽,就讓老管家蔡章登門做媒。
那布匹店老板見蔡府老管家親自上門給他兒子說媒,感覺麵子給足了,樂的嘴都合不攏了,後來聽蔡章說是給蔡府裏的丫鬟做媒,不免有點小小的失望。
老管家蔡章說,這丫鬟在他們老爺夫人眼裏就跟親閨女一樣,嫁妝一點都不會少,並且以後布匹店老板他們家裏有啥事,蔡府還會出手幫忙。布匹店老板聽蔡章這麼說,臉上又笑了起來。
幾天後,布匹店老板帶著兒子,到蔡府下了聘禮、選了日子。
在下聘禮那天,小香依著李氏的吩咐,偷偷領著小蘭躲在偏廳,讓小蘭隔著門縫看了看她的未來夫君。
小蘭這時候的瘋病發作次數越來越少了,或許她想早一天離開蔡府,離開這塊讓她思戀和痛苦的傷心地。布匹店老板那兒子,雖然長相一般,對小蘭來說還算滿意,點頭默認。就這麼的,這門親事就算定下了。
我寫到這裏,可能有人會說,一個丫鬟嫁人也有資格挑三揀四嗎?按理說,丫鬟是下人,沒資格挑三揀四,但是這要看是誰家的丫鬟,蔡家在他們縣城首屈一指,丫鬟也比普通人家的閨女高貴上一等,要是嫁的人家兒不好了,蔡家也跟著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