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夜訪道觀(1 / 2)

走了幾步,我奶奶猛然意識到燈籠發出的亮光很可能會被山上的人發現,趕忙轉身把手裏的燈籠吹滅放到路邊,雙手扶著我太爺,兩個人摸黑上山。

山並不高,山上那兩處亮點也不算陡峭。

很快的,我奶奶扶著我太爺攀到了山腰三分之一的位置,入眼處,出現一塊不大的平台,平台最裏麵緊貼著山體坐落著一間大房子,就是那種道觀樣式的房子,門前挑著吊角式的屋簷,屋簷下麵掛著一塊不小的橫匾。這時候道觀門窗全都緊閉著,整個兒平台上顯得靜悄悄烏漆碼黑的,也不知道這間道觀裏麵有沒有人。

我奶奶扶著我太爺登上平台以後,征得我太爺的同意,走到道觀門前抬頭看了看,借著不算明亮的月光,隱約看到屋簷下麵的匾額上寫著三個大字“黃花觀”,再回頭看看,平台上六七尺遠的地方,正對著觀門,放著一頂磨盤大小的石槽狀香爐,香爐顯得簡陋陳舊。

我奶奶鬼使神差地走到香爐跟前朝裏麵看了一眼,裏麵有少半槽香灰,好像全都是陳舊的老灰,香爐邊角一些地方的香灰已經凝結成塊,說明很久沒人來這裏上香了。

看著平台、道觀、香爐,我奶奶心裏莫須裏湧出一股孤獨清冷的滋味兒,她忍不住在心裏輕歎了口氣,眼下這兵荒馬亂的世道,老百姓的日子水深火熱,誰還顧得上這些廟堂裏的仙家呢。

回過神,我奶奶朝前再走幾步,站到香爐後麵,眼神邁過道觀屋頂,朝道觀上方看了看。之前那兩個小亮點就在道觀上麵的山腰上,因為此刻距離近了很多,這時看來兩處亮點已經大了無數倍,讓我奶奶覺得奇異的是,兩處亮點剛好在平台這座道觀的正上方,和道觀上下呈筆直的三點一線,而且這“三點”的距離目測都差不多,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刻意人為的。

我太爺見我奶奶在平台上看個沒完,他也耐不住在平台上轉了起來,原本以為上了平台就算到了盡頭,不想在西牆根兒竟被他發現一條小路,一尺來寬,看樣子小路能通往山上那兩處亮點兒。

我太爺朝我奶奶揮了揮手,示意我奶奶別看了,繼續上山。

兩個人再次蜿蜒而上,這次的路很陡,狹窄不說,竟是些亂七八糟的碎石,走起來異常艱難。

我奶奶不得不走在我太爺身後,一邊小心自己腳下,一邊用手托著我太爺的後腰,生怕的太爺出現什麼意外,畢竟我太爺這時已經快八十歲了。

走到額頭快要冒汗的時候,他們終於接近了第一個亮點,登上去以後,發現又是一個小平台,平台後麵還是一座緊貼山體的房子,這房子也是道觀形式,隻是比下麵那個小了一點兒。

之前在山下看到的火把光亮,這時才發現並不是火把,亮光是從這間道觀的窗戶裏射出來的,隨著裏麵火苗的不停跳動,亮光顯得搖曳不定、忽明忽暗。

我奶奶和我太爺站在平台邊緣喘起了氣,抬眼朝窗戶那裏看看,既然有亮光,說明房子裏有人,不過看不到裏麵人影晃動,就跟下麵的房子差不多,顯得靜悄悄的,除了裏麵跳動的火苗兒,整個房子都像睡著了似的。

把氣喘勻實以後,我太爺從腰裏拔出了鏡麵大匣子,大拇指撥開機括,子彈上膛。

我奶奶這時深吸一口氣,放輕腳步走到窗戶那裏,食指放進嘴裏蘸點兒唾沫,放在窗戶紙上一撚,窗戶紙立刻破開一個小洞,明亮的光線第一時間從洞裏射了出來。

我奶奶屏住呼吸,閉上一隻眼睛通過小洞朝屋裏一看,也不知道看見啥了,眼睛離開小洞,側身擺手讓我太爺過去。

我太爺見我奶奶讓他過去,拎著大匣子謹慎地朝平台四下看了看,見周圍沒啥異常,幾步走到我奶奶身邊。我奶奶抬手朝窗戶紙上的小洞指了指,樣子還挺著急,那意思是讓我太爺趕緊往房間裏看。

我太爺疑惑地看了我奶奶一眼,緊跟著,把臉貼在窗戶跟前,一隻眼睛停在小洞上,眯起眼睛朝往房間裏看去。

房間裏亮如白晝,首先映入我太爺眼簾的是房間裏四根人腰粗的石柱子。我太爺明白,一間小小的道觀之所以大費周章立石柱,一是利用石柱撐托房梁,二是利用石柱烘托道觀裏的莊重氣勢。

與其他道觀不同的是,這裏的每根石柱上麵全都掛著一盞托盤式的大油燈,飯鍋大小,離地約六尺多高,就見從油燈裏探出的燈撚子足有大拇指粗細,我太爺嘖嘖暗歎,這麼粗的燈撚子,一夜得燒掉多少燈油呢,一下子還點了四盞,就是城裏的大財主也不敢這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