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啥時太平(1 / 2)

一天後,日本人的大部隊開著汽車經過我們村子,連停都沒停,一溜煙兒往東去了,這時候看來,之前那些騎鐵驢子的,應該是他們的先頭部隊。

小日本兒是很狡猾的,每次大規模行動都會有先頭部隊探路,因為咱們中國軍隊武器不如他們精良,比如當時中國軍隊裏的主力槍支“漢陽造”,有效射程隻有250米左右,而日本人的“三八大蓋”有效射程是480米左右,這就是差距。中國軍隊裏的“中正式”有效射程倒是在500米左右,跟三八大蓋有一拚,不過那種槍支是稀缺貨,隻有精銳部隊才能裝備。中國軍隊隻要不是迫不得已,很少跟日本軍隊正麵交鋒,一般都是埋伏、或者是突襲,這時候的小日本兒,早給埋伏怕了。陳輝當時朝他們打槍,把他們往東邊兒引,他們那麼不要命追趕,估計就是怕大部隊遭埋伏,想去“蹚雷”。

在這裏,我再插一嘴?如果有朋友不喜歡我往書裏插嘴的話,請留言,以後我就不插了。

咱說一說抗日戰爭裏的“中國軍隊”,與其說是“中國軍隊”,不如說是國民黨軍隊,因為共軍,從頭到尾,沒跟小日本兒打過啥轟轟烈烈的大仗,那些著名戰役,都是國民黨打出來的,因為“那個”原因吧,現在中國大陸的書裏都一概統稱“中國軍隊”,不過我估計,台灣可能不會這麼稱呼吧。從小時候那些抗日的電影裏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當時抗日的電影也隻有個《地雷戰》、《地道戰》、還有個《小兵張嘎》,《鐵道遊擊隊》好像是後來的吧。當時覺得那就是抗日,現在想想,那就是扯淡,就憑幾條地道、幾枚地雷、幾個小毛孩子,跳梁小醜過家家似的,就能擋住幾十萬裝備精良的日本軍隊?那些“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啥的,咋不拍出來給老百姓們看看呢,因為那些戰役跟共軍毛關係沒有。抗日十大戰役,共軍就一個“平型關大捷”跟“百團會戰”,“平型關大捷”直到現在還頗具爭議,國、共、日三方說辭不一,三方都說自己在那場戰役裏取得了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共軍那時候,到底在幹啥呢?軍隊化整為零、融入百姓,在大後方養精蓄銳、籠絡人心,等待時機、逐鹿中原。在國際上,製造輿論,說老蔣不抗日,逼著老蔣拿出精銳跟日本人兩敗俱傷,共軍在旁邊偷笑著隔岸觀火、坐收漁翁,國日雙方大戰之後,他們再衝上去專打日軍殘兵跟國軍殘兵,主要目的是繳獲裝備充實自己的部隊。老蔣那句“攘外必先安內”,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抗日戰爭,其實就是一場國、共、日三方戰爭。

我們村過去有個姓張的老人,黃埔軍校畢業的,出來就是國民黨連長,他最後一戰,也是跟日本人打的,結果戰敗了,帶著殘兵撤離,不曾想,走到半路,給共軍伏擊了,共軍把他們武器繳了以後,問他們,跟著我們幹呢,還是回家呢?把張老頭兒給氣的,老子在前麵跟日本人打,你們在後麵捅我們刀子。

回家!

張老頭就這麼回來了。這張老頭是誰呢,前些日子給我郵寄過藥品的朋友們可能不陌生,收件人叫“張永慶”,這是我朋友,這個張老頭,就是我這朋友的太爺。老頭兒不愧是黃埔軍校出來的,特別有修養,為人處世端端正正。我上小學的時候,參加過一次區上舉辦的長跑比賽,我那次的成績是,小學組,全區第四。這張老頭兒也去了,當時他好像已經八十歲了,得了個老年組全區第九,雖然隻有九個老頭兒參加比賽。當時我就問他,你這麼大歲數了,咋也來參加比賽?老頭兒樂嗬嗬地說,貴在參與嘛。

當時那廣播裏,反複播放著張老頭的名字,叫個張文什麼來著,說他是黃埔軍校多少期多少期畢業的學員,曾擔任過國民黨連長,參加過抗日戰爭,不過,就是沒說他是咋回來的。這老頭兒活的歲數也不小,一直到我朋友結婚生子,我朋友喊他太爺,我朋友那孩子,就應該喊他高祖了,去世到現在也有十年了吧。

不好意思,說的又有點多了,還跑題了,咱還是言歸正傳吧。

日本人這一次過來,主要是搶糧食的,他們或許也知道我們這幾個村子的人躲進了深山裏,不過他們並沒有進山,山下的村子多的是,他們犯不著跟我們這幾個村子慪氣,再者,他們或許也有任務,期限之內得搶多少斤糧食,進山找我們這個幾個村子裏的人,耽誤了時間不說,也搶不到多少糧食,小日本兒不會幹這種丟西瓜撿芝麻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