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陽子問我奶奶咋辦,我奶奶低頭沉吟一會兒,沒直接回答他,為啥呢,我奶奶覺得這孩子很可能不是小珍親生的。孩子要是被人強行買賣的,特別是那些剛出生的嬰兒,魂魄很不穩定,不過這些魂魄靈性很足,自己能夠分辨出自己親生父母的魂魄,在潛意識裏會決定與周圍人的親疏關係,要是身邊沒有親生父母,孩子魂魄會感到惶恐不安,久而久之,還可能會生出怨念,這些怨念,往往會給家裏招來一些不幹淨的東西,那後果就不好說了。
在這裏奉勸各位一句,別從人販子手裏買孩子,孩子越小,自身帶的怨氣越大,這麼做不但違法,還會降低家裏的運勢。如果不相信的話,各位可以去調查一下,買孩子的家庭,百分之八十,過的都不怎麼樣,而且家裏人很容易得久治不愈的怪病。
眼下這孩子,從膚色跟長相來說,跟他母親小珍一點兒都不一樣,孩子是大眼睛雙眼皮,皮膚宣白細膩,他母親小珍是單眼皮,皮膚粗糙黝黑。要說孩子是小珍的親生兒子,恐怕誰都不會相信。當然了,也不排除孩子長相隨他父親,不過,山裏人很少有這樣白皙膚色的。要不就是這件事另有隱情,要不就是小珍母女兩個刻意隱瞞了啥。
有道是,諱不避醫、醜不欺神。我奶奶把孩子母親小珍拉到一邊兒,問了她幾個一針見血的問題,比如,孩子是不是從人販子手裏買來的,打哪兒買的,希望她能如實回答。
小珍聽了,瞪著一雙單眼皮,信誓旦旦說,孩子就是她懷胎生下來的,可以指天發誓。
我奶奶看她言辭之間不像是在撒謊,不禁蹙了蹙眉頭。
隨後,又把小珍的母親,也就是孩子姥姥,拉到一邊兒問了一下,基本上跟問小珍的差不多,鑒於老人比年輕人更明白事理,更明白因果報應一說,我奶奶把買孩子的嚴重後果,給孩子姥姥說的更詳細了一些。
沒想到,孩子姥姥聽完,居然也是一臉信誓旦旦,說孩子肯定是自己閨女親生的,閨女坐月子的時候,還是她去伺候的。這就讓我奶奶把眉頭蹙的更緊了,到底是母女兩個合夥兒撒謊,還是另有原因,要是真有別的原因,這事兒可真就棘手了。
撇下母女兩個跟歆陽子,我奶奶幾步走到觀門口兒,深吸了幾口氣,打眼朝外麵看了看,就見那男孩兒正跟觀裏幾個孩子在平台上玩兒,乖的很,嘴裏時不時還發出一串咯咯咯的笑聲,不過這笑聲聽著並不瘮得慌,整個兒說來,也看不出個啥毛病。
轉回身,歆陽子、小珍母女兩個,正一臉期待地看著她。我奶奶又把眼神落在小珍身上。小珍屬於那種正兒八經的山裏人,跟她的名字恰巧相反,皮膚粗糙,骨骼粗大,是個挑扁擔走山路、下地幹農活兒的好料子,而且她身上陽氣很足、男人味兒也很重,一般的邪乎玩意兒應該近不了她的身。
我奶奶垂下眼皮想了想,停了一會兒,抬起頭再次朝觀裏的三清神像看了看,抿了兩下嘴唇,兀自走到神像跟前,從香案旁拿起三支焚香,點著後插進香爐,然後轉身走到蒲團前跪下,衝著三清神像恭恭敬敬磕起了頭,三拜九叩。
小珍母女兩個看著我奶奶,一言不發,或許在他們母女兩個眼裏看來,這位仙姑可能是要做法了。可在歆陽子眼裏,就有點兒驚訝了,他看不出我奶奶這是要幹啥。
因為我們家這些手藝,無門無派,在野不在宗,所以我們隻拜野仙,比如老槐樹那種,要是進了觀門、廟門,隻給那些宗派仙家上香燒紙,基本上不磕頭。這一點,歆陽子是早就知道。
今天,我奶奶破例給三清神像三拜九叩,在歆陽子看來算是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
磕完頭,我奶奶打蒲團上起身,又回到香案跟前,一抬手,居然剛才把插進香爐裏的三支焚香又拔了出來。
歆陽子見狀,額頭差點兒沒了冒汗,這可是大不敬,這叫跟仙家“搶口食”。西遊記都看過吧,有個縣官擺了一桌供品祭拜玉皇大帝,這時候老婆過來跟他吵架,玉皇大帝那裏剛要下去享受供品,縣官這裏一生氣,一腳把供桌給踢翻了,供品滾落一地,給狗吃了,結果玉皇大帝很生氣,不給他們全郡下雨。就眼下來說,我奶奶不等焚香燒完就從香爐裏拔出來,性質跟那縣官踢供桌是一樣的,後果很嚴重。
或許用西遊記裏的故事引做比喻,會讓各位覺得不舒服、很假,那我就跟你們說一個真實的法子,可以去驗證一下,等到十五那天,哪個月都行,你們找個廟宇道觀啥的,最好是在晚上八點鍾的時候,在廟宇的東南牆角撒上一泡尿,平常或許沒啥,這日子廟裏的神仙可都在廟裏坐著,絕對的大不敬。至於會出現啥“神跡”,誰尿了誰知道。對了,看了這個以後,千萬不能跟人家打賭,比如說,你敢不敢去,你去尿了以後,我給你多少錢,很有可能,人家尿完了,倒黴的還是你。
言歸正傳。我奶奶把焚香從香爐裏拔出以後,橫著放在香爐上麵,抬頭朝三清神像笑了笑,說道:“各位仙家莫怪,借您家仙氣兒用用。”說完,把手伸進香爐裏抓了把香灰,打香案上又拿起兩張黃紙,黃紙平鋪在香爐跟前,將手裏那把香灰在兩張黃紙上均用分成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