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蛇骨詛咒(1 / 2)

我奶奶這段經曆,在前一陣子,我征求過我父親的同意,這才寫出來的,我父親交代我,寫的時候要謹慎,將來要是真的出書了,這一段必須刪掉,要不然可能會有麻煩,有可能會導致我們家庭內部出現巨變和風波。

我沒說話,默默點了點頭。

寫到這兒,或許有人會問,那你為什麼還要寫這段經曆呢?為什麼還要寫呢,說實話,其一,為了把這本書的字數拉長,我相信它存活的時間越長,它出書的幾率就越大,要是現在就完本了,這本書也就沉了,我的心願也就沒法兒達成了,各位也都知道我寫這個的真正目的,我也就不多說了,這隻是其一。其二,也是為什麼要寫這段經曆的真正原因,因為這段經曆至關重要,要是不寫出來,我父親和我母親就沒法兒成親了,要是我父母沒走到一塊兒,最直接的蝴蝶效應就是——我不存在了!

言歸正傳。東村兒,顧名思義,在我們村子的東麵,具體的名字我也不說了,說出來你們上網拿地圖一查,又能找到我了,現在想找我的人很多,有的是想來找我求助的,有的是想來找我較量的,我沒那麼多閑工夫,現在隻想好好的把這本書寫完。不過,我可以透露一點兒,我們村跟東村,現在隔著一條107國道,東村相較西村而言,距離我們村子要遠上一些,現在相隔大概有五六裏地,不過現在我這一帶的村子,和過去相比每一個都大了無數倍,過去那時候,至少也得相隔著八九裏地。

這一次,還是歆陽子過來的,東村相對而言,距離黃花洞要比我們村子近上很多。不過,黃花洞這時候跟我太爺家差不多,也是捉襟見肘舉步維艱的。為啥呢,其實自打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開始宣傳破四舊立四新了,並不是從文革那時候才開始的。

四舊也就是: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政府力圖扭轉老百姓心裏那些陳舊思想,其實這也算是件好事兒,推翻了那些“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條條框框,特別是婦女,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解放。不過,它也是把雙刃劍,同時也毀滅了很多古人的積極思想與先進智慧。咱們現在對於古典文化,一直宣傳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過,看過四書五經的朋友可能深有體會,那些書裏沒啥糟粕,每一章裏講的都是忠孝仁信、禮義廉恥,所謂的糟粕,也就是斷章取義、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為啥現在的人道德淪喪、不知廉恥為何物,就因為缺失了這種忠孝仁信、禮義廉恥的教育。現在習大大上台以後,經常引經據典,推崇孝道,他是在用心理暗示的方式以身作則,力推這些古典文化,這是件讓人值得欣慰的好事兒。說實在的,在咱們國家這些領導人裏麵,我除了敬佩鄧伯伯以外,就是這位習大大了。

當下人貪、昧、嗔、癡,金迷紙醉、道德淪喪,正所謂一甲子一個輪回,習大大可能也明白,是該返璞歸真、輪回的時候了。我估計他看過的古書肯定不少,甚至包括奇門術數之類的書。不好意思,又跑題了,要是說的不對,各位就一笑而過吧,可別跟我這個初中都沒畢業、取錢被鎖在取款機的小房子裏出不來的山裏村夫較真兒。

言歸正傳。當時那些和尚廟、道士觀,都在四舊之列,而且是首當其衝的,黃花觀當然也不能幸免,上山燒香拜神的老百姓逐漸減少,歆陽子和他幾個徒弟的日子也就難熬了,好在山上那些孩子全都送了出去,負擔沒有那麼大了。不過,附近的老百姓家裏真要是出啥邪乎事兒,還是會上山找歆陽子的。

這一次,找上歆陽子的是一對兒年近六旬的老夫婦,老夫婦家裏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前些年已經嫁人了。出事兒的,是他們那幾個兒子。

歆陽子說,夫婦兩個男的姓薛,具體叫個啥,在這裏我就不再透漏了,咱就叫他薛老頭吧,他們那個東村,三分之一的人都姓薛。

薛老頭的二兒子,薛老二,在三年前的冬天,莫名其妙上吊自殺了,上吊之前毫無征兆,頭一天夜裏還好好兒的,和家裏人有說有笑,可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她媳婦兒起床做早飯的時候,發現床上就她自己一個,薛老二不見了,當時薛老二的媳婦兒也沒在意,以為薛老二早起上茅房了。

飯做到一半兒的時候,薛老二的媳婦兒聽到外麵雞窩裏的雞咯咯亂叫,以為招黃鼠狼了呢。

這時候天色蒙蒙亮,外麵還起著濃霧,四下裏白茫茫的,視線很不好。薛老二的媳婦兒聽見雞叫,就從門後拎了個笤帚,開門就奔院裏雞窩那裏去,不過還沒等她奔到雞窩那裏,就感覺院裏那棵棗樹上掛著一條黑漆漆的玩意,薛老二媳婦兒扭臉看看了,隔著濃霧也看不太清楚,就感覺那是好大一個玩意兒。

等她拎著笤帚走進了一看,立刻嚇得尖叫一聲,一屁股坐地上尿了一褲子,那棗樹樹杈上,拴著根繩子,繩子末頭兒吊著個人,正是她男人薛老二。這時候的薛老二臉色醬紅,舌頭伸的老長,眼睛珠子瞪得老大,眼眶裏麵血紅血紅的,從頭到腳一身黑衣裳,直挺挺的,整個身上還鋪了一層薄薄的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