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姐,貓猴大戰的視頻看了嗎?”
“什麼貓猴大戰?”
“你還沒看呐?那段視頻老火了,都上熱搜了。”
“哦?那我看看……唔,這隻橘貓……”
……
“張楠,抓緊時間吃飯,別刷手機。”
“知道了師父。”
“說了別刷手機。警情說來就來,到時候餓肚子別怪師父沒提醒。”
“這段視頻太有趣了,我看完就吃。”
“什麼視頻,我瞅瞅……又是橘貓?是不是每隻橘貓都長得差不多,為什麼我覺得眼熟呢?”
“咦?是有點眼熟……”
……
“主編你找我?”
“王佳啊,你來的正好。我記得前段時間,你住的柏景灣小區來了隻野猴,你還報道過?”
“是,不過我前幾天剛搬走。”
“跟物業熟嗎?”
“打過幾次交道,談不上多熟悉。”
“看看這段視頻,今天上午發生的,就在柏景灣小區,有沒有把握挖到獨家?”
“我盡力……迪奧?”
……
十年深耕無人知,一朝出圈天下聞。
沙迪奧火了。
大火。
寵物行業蓬勃發展,流浪動物越來越多,貓咪互毆、貓狗打架什麼的屢見不鮮,吸睛效果越來越差。
但是!
貓猴大戰——不是打著玩兒,是正兒八經的幹仗——目前還是頭一遭,絕對新鮮。
尤其是小橘貓抱起石頭,盡量舉高高,想要砸猴子的過程,太刺激了。
那畫麵,毫無違和感,超級吸睛!
不到半天工夫,江海市柏景灣小區內,“喵星人智鬥大師兄”的視頻席卷網絡,登上熱搜,火爆刷屏。
小區居民各種原創視頻傳到網上,頓時引來眾多媒體、自媒體、網民的熱切關注。
點讚,評論,轉發,相互安·利……
“好霸氣的喵星人。”
“古有司馬光砸缸,今有小貓咪砸猴。”
“我開始同情貓,後來同情猴,有沒有人和我一樣?”
“此貓已成精,鑒定完畢。”
“這是噬元獸吧,是吧。”
“終於明白西遊記裏,為什麼沒有貓妖了,大師兄打不過(捂嘴偷笑)。”
“貓:靈長類皆為貓奴,敢造反,朕賜你一死。”
“猴:我太難了。”
還有些明星親自下場,轉發、留言。
“誰有同款喵,高價求一打。”
“同為喵主子,為什麼我家的沒有進化到這種程度?”
“後續呢?找到橘貓了嗎?如果是寵物貓,請鏟屎官用心照顧,不要再發生這種意外;如果是流浪貓,我願意收養它,希望大家提供線索。”
……
轉發的越來越多,擴散的越來越快,評論中“懂貓帝”、“分析帝”紛紛現身。
有的從貓咪反應進行分析;有的從貓咪習性展開剖析;還有的宣稱自己一幀一幀逐幀分解……
最後,幾乎得出同一個結論——橘貓從樹上墜落過程中,一直借用樹枝反彈攻擊猴子。
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當事喵不開口,圍觀群眾隻能自由心證。
不過有一點不容否認——猴子的確是被最後一截樹枝抽暈的。
再加上絕大多數網民認為,呂秋實搬石頭砸猴的舉動,應該是模仿人類,屬於高智商表現。因此他和猴子的追逐戰,被冠以“智鬥”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