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不曾蒼老
作者:池以蘅
文案
一生中有多少個四年?
就像乘一列觀光車,四年是一座月台。
有人上車,有人下車。
你被過客迷花了眼,但總會遇上對的一個。
內容標簽: 都市情緣 業界精英
主角:康念,溫禮 ┃ 配角: ┃ 其它:池以蘅
==================
☆、 第一章
一條深不過七米的胡同,從頭到尾隻有三戶住家
。胡同盡頭停了輛生鏽的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半截碎了的塑料袋,被吹的早已經沒了顏色。院子裏的香椿樹枝幹從圍牆上探出頭來,幹枯灰撲的形狀像是在窺探過往來客,又像是在與胡同口堆在一起的幾個矮花盆裏枯萎的吊蘭打招呼。一個雙辮子姑娘站在眼前高大的黑木門和兩側琉璃瓦對聯前許久,抬手叩了叩門上的木環。
這是康念的素描,隨意勾勒的幾筆,形神兼備。
她的心理醫生兩個小時前出門開會,給了康念一個平板電腦讓她畫心情,外加一套測試題。
康念先把畫畫了,正要做題,門就開了。
一個穿著線衣牛仔褲的年輕女孩走進來,麵露疲憊:“可算開完會了,什麼正事兒也沒講,純浪費時間。”
“把門關上再抱怨。”康念頭也沒抬,低頭看看手裏的測試題,“還有,你的吊蘭都讓你養死了,還留著幹嘛?”
袁寧撓了撓腮,低頭看看牆角處毫無生氣的吊蘭,“哦,這個啊,忘了扔。”
“把門關上。”康念冷淡的重複一遍。
袁寧默默關門。
封閉的環境給了康念一點安全感。
純白的房間,白色的窗簾,身後是一塊青色的小黑板,袁寧走過去罩上一層白色幕布。
康念聞聲回頭,眯一眯眼把它的料子看清楚——絨麵。
細致入微的觀察,是康念從小到大養成的習慣,後來演變成強迫症,再也改不掉。
有時候下意識觀察的多了,腦殼疼,但偏偏想停也停不下來,強迫症控製不住。
椅子和桌子都是幹淨的白色,隻有牆上橫著劃出一道兒青草一樣的綠色。
似乎是舒心暢快的布置。
袁寧推門進來的時候,康念正好低頭看表,手腕上那塊冰涼的表盤提醒她,她已經在醫院的精神科裏待了兩個小時了。
她是這裏的“常客”,而袁寧是為她服務了將近四年的心理醫生。
康念低頭對著問卷發呆,其實上麵隻有幾道題,但她輸入之後又刪掉,刪掉之後想了想,覺得怎麼寫都不太對勁。
她是個有強烈社交焦慮障礙的人,或者可以叫她精神病患者——抑鬱症的一種,精神疾病的範疇吧?
索性沒有病入膏肓,與重度抑鬱症不同,康念可以自由控製自己的思想,自主的積極引導,無論白天還是熬人的黑夜。
袁寧看著她又走神了,輕輕咳嗽一聲為她接下來要說話做個鋪墊,她勾了勾自己的劉海,這是她說話前的慣性動作。“……你哪天不寫作了,還可以去畫畫。”
康念沒理她,沉浸在那套心理測試上。
“憑感覺就好,隻是一個你最近精神狀態的小測試,沒什麼的。”
康念歎口氣,瞥了她一眼,在心中吐槽她的這句話,她當然知道是測試她這一段時間的精神狀態了,她甚至預料得到,等她寫完答卷生成一個心理預期的時候,袁寧的表情一定是皺著眉頭說“誒呀,和上次一樣呢
。”
袁寧這句話一說就是四年,康念做夢都會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