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西遊世界以後,他也明白了一件事情,不該管的事情不要管,他隻需做一個看客就可。
在西遊記裏麵讓許多讀者非常著迷的一個地方“靈台方寸山!”一聽這名字,就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靈台方寸山位於西牛賀州,世外高人“菩提祖師”便隱居在此,這位神奇的高人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啟蒙老師。
孫悟空去得,李想覺得自己也去得,就算再次碰了麵,也不會很尷尬,畢竟是老友相會。若是能學到72般變化,那也是極好的。想到這些,心裏就美滋滋。
或許是心有靈心一點通,說話間便到了西牛賀洲地界,這葫蘆簡直屌炸天。
按照小說世界所該有的套路,一般在神山的周圍,都會出現一些神奇的人物,果不其然,李想就在一座山下聽到了有人在唱歌。唱的是什麼呢?唱的是:
“觀棋爛柯,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
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蒼徑秋高,對月枕鬆根,一覺天明。
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無些子爭競,市價平平。
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
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其一、“觀棋爛柯”是個典故。南朝梁時《述異記》載,說話在那個神仙爆炸式增長的晉朝,有一個叫王質的年輕人,他到石室山打柴,看到兩個人(有書言:是赤鬆須和赤鬆子)在一邊下棋一邊唱歌,於是置斧於地,駐足觀棋聽歌,其中一人給王質了一枚棗核模樣的東西,王質含在口中不覺得饑餓。一會兒,另一人講“你該回家了“,王質起身去拿斧子,發現斧柄已經腐爛了,斧頭已經鏽蝕了。王質回到村裏,發現親人鄉鄰都早已不在人世了,王質所問的那些人都現在村裏的先靠,家鄉也大變樣。原來王質石室山打柴偶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世百年啊,此後人們將石室山又稱爛柯山。
其二、“伐木丁丁“也是個典故。《詩經?小雅?伐木》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句子。丁丁,應讀zhengzheng一聲。《詩經》這段話的意思是,咚咚作響伐木聲,嚶嚶群鳥相和鳴。鳥兒出自深穀裏,飛往高高大樹頂。小鳥為何要鳴叫?隻是為了求知音。仔細端詳那小鳥,尚且求友欲相親。何況我們這些人,豈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靈請聆聽,賜我和樂與寧靜。此處意為,暗示主人公所到之處,已經接近仙界,修道為仙,須往山深處、白運邊。
其三、“黃庭“還是個典故。《黃庭經》又叫《老子黃庭經》,是道教養生修仙專著,要求修仙須存思黃庭,煉養丹田,積精累氣,執行不殆。《黃庭經》也是曆代書法家,喜愛抄寫的經文之一。內容: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閑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變萬神。是為黃庭曰內篇,琴心三疊舞胎仙,九氣映明出霄間,神蓋童子生紫煙。……”
雖然知道眼前的這個人不是神仙,但是李想還是表現出來很神奇的樣子,道:“果真是老神仙,我真的遇到了神仙了?”
樵夫見狀,滿臉的尷尬,道:“這話可別瞎說,傳出去不太好,我哪是什麼神仙呀?我就是一個砍柴的樵夫!”
畢竟是山野村夫,小肚子裏藏不住事,樵夫滔滔不絕講起來,道:“這位兄弟你有所不知呀,剛才我唱的那首歌叫做滿庭芳,是一個神仙教給我的。”
“真有神仙?”
樵夫疑惑不解道:“都知道啊!這附近的村民沒有一個不知道的。”
李想撓了撓腦袋,道:“不好意思,我是一個外鄉人,第一次路過此地,故此不太清楚。”
“這也難怪!”
樵夫道:“我是一個苦命人,家裏隻有一個老母親,若不是因為有了母親要贍養,我也跟著在神仙修道了,隻是實在是沒時間呀!”
李想道:“那你可知那首神仙住在哪裏?”
樵夫道:“不遠不遠...沿著這條小路往上麵走七八裏,再向右拐走七八裏,再左轉你會看到兩條岔路,往第一那條岔路走,隻需再走上七八裏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