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去11點,拉馬廣播電台正式宣告成立並開始播音。
電台用斯瓦西裏語播出,一男一女兩個播音員是從鄰國俄比亞高薪聘請來的,每個月工資兩千二百美刀。
他們除了負責每天的正常播音節目之外,還要培訓四個蘇馬裏本地的實習播音員。
由於播音員少,節目也不多,現在還做不到全天二十四小時播音。
節目分三個時段播出。
早晨6:00~8:00,中午11:00~13:00,晚上6:00~10:00,每天播音八個小時。
及節目主要分成幾個板塊,其中最主要的是新聞節目。
這主要包括四個組成部分。
一是拉特蘭本地新聞,其中又以拉馬和賽拉新聞為主。
二是蘇馬裏新聞,三是非洲新聞,四是國際新聞。
除了本地新聞,其他的新聞都沒有采編能力,也沒有別的新聞社和新聞媒體跟他們合作,新聞隻能以轉載和摘編為主。
實際上都是一些二手新聞。
雖然不一定準確,但也聊勝於無,充數而已。
另外的節目,有人物訪談,主要是采訪一些當地的知名人物。
包括拉特蘭州的官員、酋長、議員、巫師、商人、烏德琴演奏家等等。
第一期的人物訪談節目,就采訪了兩個人,一個是拉特蘭州州長。土皇坎達,了一個是中土企業家,拉馬市長胡奎。
另外一個重要板塊是文藝節目。
主要內容是蘇馬裏、非洲、世界各地的音樂以及文藝消息,還放一些電視劇、廣播劇、綜藝節目等等。
第一個放的就是來自中土的關於婆媳關係的斯瓦西裏語電視連續劇。
以後還打算放一些其他國家的斯瓦西裏語電視節目。
這些節目,本來都是有版權的,不能隨便拿來放。
但是版權這個東西,在這裏還屬於稀缺品,人們也沒有這個意識。即使有這個意識的,也顧不上這些,更沒有錢支付什麼版權費。
反正放了就放了,版權方也不一定知道。
知道了也沒用,你還能到海盜盛行的蘇馬裏來維權?
即使你不怕死,來了找誰?拉特蘭州連個警察都沒有,更沒有什麼法院,你都找不到管事兒的。
管事的基本上是酋長,酋長知道什麼是版權?即使知道了,他也懶得管這些閑事兒。
不就是在廣播裏放你一下節目麼,這是給你麵子,還要什麼版權?有病吧。
第四個板塊,就是科教節目。
主要分成三個部分。
一是關於生產的科學知識,比如沙林主講的旱稻栽培管理技術,猴麵包樹栽培管理技術,滴灌蔬菜栽培管理技術,牲畜飼養管理技術等等。
二是州外事局局長兼醫生伊麗莎白主講的生活衛生知識節目。
主要包括環境衛生,飲食衛生,衛生健康知識,婦幼保健知識等等。
三是教育局長卡洛琳主講的文化普及知識。
包括曆史、地理、數學、物理、動物、植物等等,其實就是一個科普節目,也是根據拉特蘭州的特點和人們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的特點設置的節目。
賽拉和拉馬以前雖然沒有電台,但並不是就收聽不到廣播節目。
不少人手裏也有收音機,能收聽到一些節目。
這些節目都不是本地電台播放的節目,而是來自於境外。
主要的節目有蘇馬裏蘭的電台,首都摩加迪國家電台,鄰國俄比亞和科尼亞的電台節目等。
還能收到亞丁灣對麵中東地區的節目甚至歐洲和某國之音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