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原本熙熙攘攘的火車站變得冷清起來。本來就是一個小鎮的過路站,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也許除了小賣部的假煙就隻剩下髒亂差的廁所。
“小風,想啥呢!車來了!”一聲渾厚的嗓音把宋一風把回憶中拽了出來。車來了,這是姥爺在喊著上車,宋一風緊緊地跟著姥爺,隨著稀稀拉拉的人流,第一次坐上了綠皮火車。火車等了好久,在車廂晃動下緩緩地開動了,火車上的人們也漸漸進入了相互閑聊的模式。
宋一風很不喜歡火車的環境,這裏各地的人都有,形形色色,千姿百態。對麵一個中年婦女不斷磕著瓜子,眉飛色舞得問著姥爺“老爺子,恁家的小孩多大了?”
“屬牛的”姥爺回道。
“那還小啊!上幾年級啊?學習肯定很好吧?看著都可聰明”一波不走心的恭維從她塗著劣質口紅的嘴裏說出。
“還不錯,就是英語太差,學校上到六年級就用了一本英語課本,26個字母倒是認全了”姥爺聽到問宋一風學習,歎口氣說到“俺家這小孩兒算是在老家上學耽誤了,這不,今年我帶他去L市,打算讓他上個好初中”
“那也中,我跟恁說,咱家裏的學校都不中,也不知道是老師教不好,還是學生不操心,俺家的孩兒今年初中沒上完,說啥也不上了,非要出去打工”中年婦女也唉聲歎氣地說。
姥爺看了看她旁邊那個染著一頭黃毛的十四五歲少年,又看了看宋一風,輕輕地把他拉到身邊,揉了揉他的小平頭,也沒說什麼。
中年婦女還在喋喋不休得數落著那個少年,言語中透露恨鐵不成鋼的不滿,但是當少年不耐煩的去廁所後又自己一個人悄悄地抹了眼淚,沒有上過幾天學的她對於這個叛逆的孩子又能怎麼辦呢?總不能不管他,出去打工又年紀太小,隻能帶到身邊,等他長大點再說。
火車漸漸駛入人煙稀少的山區,車裏的氣氛也從互相熟絡到冷淡起來。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智能手機,大部分用著屏幕很小的功能機,很快車廂裏除了一桌鬥地主的年輕人,很多人都睡了起來,或者隻是輕輕的假寐,用來打發旅途的無聊時間。
姥爺已經睡著了,宋一風一點兒困意也沒有,他不知道這次跟著姥爺去L市未來是怎麼樣的,但肯定要比在育才學校要好,那裏,在宋一風看來就是地獄。
隨著火車不斷路過一個又一個的車站,L市越來越近了。
宋一風今年十二歲,母親在他九歲那年因為生他弟弟,出了醫療事故去世了。弟弟活了下來,取名宋平安,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也算圖個吉利。宋一風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裏隻剩下曾外祖母一個人照顧宋一風,宋一風跟著曾外祖母長大,但是缺乏母愛的宋一風總是任性的鬧人,是親戚鄰裏眼中那種不聽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