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市的局勢再一次變化。宋東征順其自然的頂替了許市長的位置。
年底的時候,蘇瑜也比以前更忙了。
她的組織整天都在各地查處有些小偷小摸的事兒,打擊封建分子,破除宗族勢力。比如不讓寡婦改嫁的鄉下家族是要取締的,另外還有如同許市長一類的人也是要揪出來的。
而且還要定期的搞培訓,她每天要坐著專車到處視察情況。
過小年的時候,蘇瑜就拉著一車子物資去了山裏的農場這邊。
她這一年也經常過來看他們,所以都混的很熟悉了,特別是裏麵還有她母校的老師和校長。
沒辦法,他們的政治背景實在是複雜,好在這邊環境還挺好,這些老師們來這邊之後安安靜靜的搞學術研究,過田園生活,精神竟然還挺不錯的。
給農場守門的是武裝部裏麵的人,這些人都是省軍區那邊的朋友給安排的。平時別人也不敢過來。守門的是宋東征的秘書羅衛他爸,也是當初給金河縣政府守大門的羅大爺。
看到蘇瑜來了,他笑眯了眼,立馬掏出自己褲兜裏的鑰匙給蘇瑜開門。
“哎喲您來啦。我這數著日子是該來了。”
蘇瑜笑著道,“馬上過年了,過來看看大夥。最近咋樣?”
羅大爺道,“好著呢,就是搞學問的種地不大成,說要種新的紅薯,結果種出來個頭小,不過吃起來倒是挺甜的。其他倒是挺好,也沒人來。有家屬過來看,沒讓進去,隻讓裏麵的人出來見了麵。挺都挺好的。”
蘇瑜笑著道,“還是您老費心了,這地方可不比縣裏熱鬧。”
羅大爺笑道,“我這都是退休的人了,這地方剛好。我整天也吃好喝好,這裏挺清淨的。裏麵還有首長呢,我們經常聊以前革命的時候的事兒,一點也不覺得閑得慌。”
“那我可就放心了。行,我先進去和大夥聊會兒。回頭我回了省城就讓羅衛回來看你們。”
聽到蘇瑜這話,羅大爺更高興了。他兒子現在跟著宋市長很有出息,他們羅家都沒想過能有這麼一天的。現在啥都好,他心裏很滿足。
蘇瑜進屋的時候,大家正在為了這次種的紅薯爭論不休。以前都不是種地的人,算是半路出家。蘇瑜找來的資料,他們也是紙上談兵,結果就和那些種過地的老同誌爭論起來了。
看到蘇瑜來了,他們還準備找蘇瑜評理,蘇瑜笑著吃了口紅薯,覺得確實很甜。
“甜有啥用,得能填飽肚子啊。”一個穿舊軍裝的老人道。
蘇瑜道,“確實要填飽肚子,不過好吃也算是個優點了。這要是拿到外省去賣,也算是個特產。這年頭吃水果挺不方便的,要是能培育這個品種,我們拿出去當水果賣也好。”
聽到這話,那些老教授們頓時高興了。
這都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啊。
見到大家高興了,蘇瑜又轉了話頭,“不過呢,要是能夠增加產量那是最好的。要是產量低了,這個價格就必須高。人家買得起的人,肯定就去買蘋果之類的了。”
“有道理。”一個農學院的教授立馬點頭。
其他教授也覺得蘇瑜說的有道理。
於是一場爭論就這麼消無聲息的解決了。
蘇瑜又開始檢查他們的學習情況。搞研究也要學習新思想啊。對於這些搞學術的人來說,學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蘇瑜讓他們學的東西,大家平時壓根就沒花多少工夫就給學了。要不是蘇瑜說不用寫論文,他們都能夠寫一堆學術報告了。
當然,不寫學術報告也挺好的,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新的東西了。
比如說,如何種出又高產又好吃的紅薯。這可是他們自己的糧食,必須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