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王府(1 / 2)

昨日李當勇就使人快馬報訊,此時王府大門前已經有人候著了。

“奴婢李順,拜見夫人,大郎君。”

領頭的是一個穿著內侍服飾,麵白無須的中年男人,衣緋紅,顯然晉王府中地位不低。他隔著車給曹氏請了安,又對騎在馬上的顧大郎行了禮。

李當勇跟李順是熟識的,他人已經送到,李順又沒有別的話,李當勇就告了辭。

同行一路,顧大郎倒有些不舍,“李指揮使,下回如有機會,再請你喝酒。”

“那屬下就先謝過大郎君了。”李當勇拱手道。在世子麵前留了好印象,他此行也算不虛。

李順一直麵帶微笑侍立在旁,待李當勇牽著馬辭去,這才笑容滿麵地道,“夫人和郎君一路辛苦,王爺已是盼望多時了。”

經曆一個多月顧大郎已經長了許多見識,還會說些場麵話了,當下翻身下馬,也道,“慚愧,雲州路途遙遠,讓父親久等了。”

李順笑容謙遜,“王爺見了大郎君定然十分高興。”這個大郎君端的長了一副好容貌,身長玉立,豐神俊秀,竟比世子長得更像王爺,李順的笑容越發親切了些。

顧大郎笑笑沒有說話,抬頭看門上高懸的紅地金字匾額,卻不是他新識的晉王府三字。

“請大郎君上馬吧,”李順親自為顧大郎牽馬。

“我可以騎馬?”顧大郎問道。李當勇及親衛軍早在踏上北靜街的時候就下馬步行了,他倒是一路騎著馬到了王府門口。

“大郎君回府,自是不用下馬。”李順頓了頓,笑容謙和,“況且過了端禮門,是王府外廷,要去存心殿還有一會兒呢。”

這話的意思就是王府很大,路還有很遠,不用代步怕是不行。

顧大郎抬頭看眼前巍峨的大門,其高闊壯麗遠非晉陽城的城門可比,這樣的門,內裏莫不是一座城?顧大郎的心髒似惶恐又似振奮地顫抖起來。

“王爺還等著見大郎君呢。”李順提醒道。

顧大郎點點頭上了馬。李順吩咐他帶來的年輕內侍接替了車夫,為曹氏趕車,自己為顧大郎牽馬,領著一行人自中門進了端禮門。

作為封王的藩鎮,晉王府修得恢宏大氣,華美闊麗,堪比一座小型皇宮,還分了內廷外廷,各司其職,儼然一個小朝廷。

從正門端禮門進去,是一片開闊的廣場,中軸線上雄踞著一座高大宮殿,僅僅是那漢白玉的須彌座就高達三丈,麵闊十一間,牆柱塗以朱紅,描金繪彩,巍峨的重簷廡殿頂鋪著青綠色琉璃瓦,殿前長長的龍尾道自上而下,左右配殿拱衛,端的是氣魄宏偉,輝煌大氣,一股王氣撲麵而來。

顧大郎騎在馬上,覺得眼睛已然不夠看了。這就是他那個素未謀麵的父親的家業嗎?顧大郎從沒有這麼清晰的意識到,晉王府三個字意味著什麼。

“那是承運殿,是王府外廷正殿,平日裏是不開啟的,隻有重大典禮祭祀的時候用。”李順用恰到好處的音量給顧大郎解釋,坐在車裏的曹氏等人也一字不落地聽見了。

曹氏把車簾子拉開了,從裏往外瞧。曹氏忍不住低聲跟陸氏說,“這麼大的屋子,竟然是放著擺設的!”

雖然從進了晉陽城馬車的顛簸就輕了,陸氏的頭暈胸悶之症卻還在,懨懨地靠在車壁上,聽了曹氏這麼說,撐起身子往外頭望了一眼。她的神色慎重起來,這晉王府的門庭遠比她想象的深。

顧容安幹脆趴在了車窗上,原來這時候承運殿就已經是麵闊十一間了嗎。諸侯王的正殿按製隻能修七間,麵闊十一間的宮殿已然是違製了。

重遊晉王府,顧容安發現祖父後來稱帝並非沒有預兆,這些違製建築明晃晃昭示了他的野心。然而唐皇偏居長安,已是掌控不了各地諸侯藩鎮了。

因晉王要見顧大郎,李順領著顧大郎走的外廷官道,女眷們卻不能從這裏走的。進了門就分了兩路。

曹氏她們乘著馬車穿過廣場外沿,轉向右折,這邊卻又有一個重簷華麗的大門,門隻一間,乃是通往內廷的體順門。

到了這裏就有一群穿金戴銀的女人圍上來請安,乃是王妃派來的人。陳媽媽帶著吉祥如意下了車,與來迎的鄭媽媽一道跟在曹氏的馬車旁,入府的隊伍又擴大了一倍。

這回進了門是一條長長的望不到頭的夾道,兩側宮牆深深,紅牆黛瓦,道旁每隔三丈就有一對高大的盤龍紋寶頂石燈柱,遠遠望去,甚是壯觀,也不知入了夜,這條夾道是如何的燈火輝煌呢。

靜靜的夾道裏隻有馬蹄和車輪聲,也不知走了多久,忽然豁然開朗,卻是一處小型廣場,乃是晉王府內廷最後一道門,貞順門。

陳媽媽並鄭媽媽扶著曹氏下了馬車。陸氏隨後在侍女的攙扶下也落了地,轉身把顧容安抱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