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是兒子大喜的日子, 方皇後一向簡潔的坤寧殿中難得地鋪了大紅的五彩團花如意紋地毯, 幔帳也換了喜慶的銀紅, 就連案幾上都多了幾個汝窯的賞瓶, 插著花枝繁茂的丹桂,桂花香氣四溢, 頗有些花團錦簇的模樣了。
顧容安是頭一回來,並不知道方皇後的屋子原本是什麼樣子, 所以沒有體察她的這份心意。隻劉榮了解了, 對著他母親笑。
方皇後都要被最近笑得越來越多的兒子嚇到了。
但是方皇後穿著隆重的翟衣, 這讓顧容安明白方皇後對她是很看重的。
端坐在黑漆雕花屏風鳳榻上的方皇後頭戴鳳冠, 畫了一個莊重的宮妝, 很是雍容,隻是有些顯年紀了, 看起來仿佛比劉子陽還要長幾歲。其實方皇後比劉子陽小一歲的。
顧容安有些驚訝,方皇後臉型有棱有角, 不似一般女子的柔美, 端莊裏透著一股英氣。她忍不住瞧了瞧劉榮英俊的側臉,原來劉榮的臉型是隨了方皇後。
殿中不單是方皇後一人,還有幾個穿著大袖禮服的妃嬪,隻來觀禮的。
見了一雙新人進來, 坐在方皇後右下首, 穿著正紫大袖, 頭戴金花的美貌婦人就笑起來, “哎呀, 新媳婦來了。”
她上下打量了一下顧容安,又對方皇後說,“恭喜娘娘得了一個佳婦,太子妃真是明豔照人呢,難怪太子為了求娶她在晉陽盤桓許久。”
這是在暗示太子沉迷美色,不懷好意地挑起方皇後對太子妃的不滿呢。因為這人的話,其他幾個妃子都把打量的目光落在顧容安身上。
這讓顧容安很不高興,於是記仇地把說話的人記下了。她認得這個敢在方皇後之前說話的人是淑妃,乃是歸順了鄴國的小國宋國的公主,雖說如今宋國主成了宋國公,但淑妃公主的架子一直不改,是宮裏唯一敢跟孫貴妃明火執仗地嗆聲的人了。
她年紀不大,正是花信之年,生有六皇子榮王劉際,和雙胞胎的八、九公主同安公主和東平公主,正是年輕得寵的時候,行事不免有些輕飄了,才是說出那樣的話。
上輩子得罪過孫貴妃母子的淑妃下場很慘,被劉裕發配到了皇陵為劉子陽守陵,她的兒子榮王沒有長成,八、九公主倒是平安長大了,卻被篡位的趙世成收做了後宮。
顧容安略走神,就聽方皇後笑著道,“二娘是晉國帝後最寵愛的掌上明珠,不誠心求娶,人家哪舍得讓她遠嫁,二郎多廢些心思是應當的,公主總是要矜貴些的。”
這最後一句話,讓被自己父親當作貢品獻給劉子陽的淑妃心裏一刺,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她其實有些後悔自己嘴快,怎麼就說出來那樣的話呢?
方皇後根本不理她,笑眯眯地,“還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顆明珠總算是落到了我們家。”
劉榮也是一臉讚同,“母後說的是,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天,有這麼誇兒媳婦的麼?顧容安有些不好意思,方皇後為了堵淑妃的嘴這麼說也就罷了,怎麼劉榮也湊熱鬧,萬一方皇後以為她真的禍水怎麼辦?
她抬眼偷偷地瞧了一眼方皇後,卻見方皇後看著她笑意盈盈,眼神溫暖。
兩世為人,顧容安自然還是有幾分眼力的,知道方皇後對她是真的喜愛,不管是愛屋及烏也好,這總是一個好的開端,她心裏一鬆。
等到磕頭的時候,她就格外的肅然,恭恭敬敬地給方皇後叩了三個頭,一點也沒有勉強。
方皇後眼裏的笑意越發的深沉了些,她是看出來了,兒子是真的很緊張兒媳婦,瞧那一直護著的手,難道還怕媳婦兒磕頭的時候摔倒不成。
這樣的恩愛,應該很快就能抱上孫子了。方皇後視線在顧容安纖細的腰上一溜,就是有些瘦,得好好喂喂,養得稍微胖一點。
顧容安不知道方皇後跟劉榮不愧是母子,都想著把她喂胖了好抱孫子,她從宮女端來的茶盤上端起茶盞給方皇後敬茶。
這盞新媳婦茶,方皇後很給麵子地全部喝掉了。
順順利利地給方皇後敬了茶,獻上自己親手做的針線,收到了方皇後給的厚厚的紅封和一個紅漆匣子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