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段(2 / 3)

用十年的時間,橫掃了整個草原,讓分崩離析了幾百年之久的瓦格剌族再次統一起來,北方蒼狼長嘯,於是揮利爪而南下。

格西不隻是為了大慶的財富,他不是帶著這些虎狼一樣的武士們南下搶上一筆東西,擄回幾個美人就算了,他覬覦的是整片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

古人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既然山裏種田的農民都能說出這樣的話,為什麼這樣青山綠水富饒美麗的地方,要千百年地讓這些荏弱浮華的中原人占領呢?

從始至終,格西行軍的目標都隻有一個——京城。

京城之後,是那金鑾大殿。

然而預想中的抵抗卻並未遇到,甘肅一戰似乎下破了大慶人的膽子,一路南下竟出奇的順暢,許多城池幾乎不攻自破,勉強抵抗的地方也不過爾爾,顯得極其不堪一擊。

他就想明白了——大慶人已經過了幾百年的太平盛世,他們的勇氣縱然勉強被鼓起來一次,也不過是包著一層極脆弱的皮,風一吹便碎了。

格西幾乎有些激動起來,而這種激動的心情,隨著越來越逼近京城,而變得愈加劇烈。他仿佛看見那傳說中天上城池一樣的京城就匍匐在自己腳下,踩在滿是黃金鋪成的宮殿裏,讓天下人都來朝拜他。

十一月二十,終於,兵臨城下。

而此刻京城中,蒙塵的金鑾殿最後一次廣迎朝臣。王伍於葵以及喜公公等人都退到了角落裏,赫連翊身邊站著兩個從未曾露過麵的人,一個是男人打扮的靜安公主,一個是帶著人皮麵具、扮作一中年文士的周子舒。

文武百官兩列站齊,赫連翊叫人將龍袍高高地掛在大殿上,像是吊起一個金光閃閃的圖騰,他身上穿著厚重的鎧甲,臉頰的線條因消瘦而鋒利起來,直直地插入頭發裏,帶著一種人們從未見過的力度。

京城九門十八萬兵力,諸將分封完畢。

“玄武門馮小舒,朝陽門賀允行……”

最後是正北方的程武門——九九八十一塊三丈長三丈寬的青石一直鋪到城門外,整個京城陰氣血腥氣最重的地方,當年十五歲的烏溪斬殺二十四個黑巫刺客的地方,此時直麵瓦格剌人的狼牙的地方。

周子舒手捧一卷聖旨,一字一頓地念出來:“程武門,由朕親守。”

在這大殿上站著的大多數人,這輩子第一次參加這種行軍交鋒前的軍務會,恐怕也將會是最後一次。這裏再沒有皇上、宰相、王爺、公主,隻有守城的人,拿刀的人,和將要拚命的人。

“半壁江山陷落,京城以南,再無重關,而今,朕不孝,令我江山蒙塵,山河黯淡,九泉之下,誠難見列祖列宗。”

“數十萬大軍毀於甘肅,朝中精銳損折殆盡,朕皇兄身死,幾無馬革以裹屍首。蠻人兵臨城下,家國至此絕境,大好頭顱,當胸熱血,尚有何不可舍,有何不可棄?及至此時,如京城兵敗,雕欄玉砌尚可,然朱顏當改,昨日當如故國,而山河當以易姓。朕便身死,又有何麵目以謝天下?諸位,有何麵目以見父老?!”

“願效韓大將軍,破釜沉舟,當背水一戰——如不勝,便絕於此。”

“自開戰之時起,兵將出,而九門閉,披甲執銳者,不得入城,違令者斬!擅離職守者,斬!臨陣,前人如退,後立斬之!膽敢包庇者,同罪論處!為將者若要退避,兵者可群起斃之,取而代之,然若非如此,膽敢有違軍令者,不服調配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