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妹妹好,一方麵親兄妹的確合得來,另一方麵也考慮妹妹不可能低嫁,將來會給他些助力。隻是現在的妹妹……他忽然有點“不拖後腿就不錯”的不妙預感。

想到這裏,他下意識地望向娘親。

太妃剛好和兒子默契了一下,迎著兒子的目光點了點頭。她再疼女兒,往後的榮辱也係於兒子身上。下半年女兒要及笄,她不能再猶豫,須得下狠手。

偏生二姑娘對此一無所知,抱著娘親的胳膊自以為有娘親給她收拾爛攤子,自己又躲過去了。

太妃沒有告訴女兒她的打算,第二天一早她親筆寫就的帖子和家信就奔向了它們該去的地方。

而比太妃的帖子和密信更早“啟程”的則是小胖子寫給他爹的家信以及府裏心腹們給楚王的“小報告”。

三歲半的小胖子已經開始讀書——楚王不想過於壓榨孩子的童年,所以上課讀書隻要半天。趁著小胖子去書房跟老師讀書學習的這半天,任微可以靜心研究原主的祖傳小冊子。

話說原主嫁妝裏的醫書伏家都做了備份不假,但價值最高的小冊子始終死死攥在原主手裏:也就是說小冊子裏的東西才是衛家的獨門絕技。

原主的生母衛夫人病重死得不明不白,明麵上的原因是衛夫人的親哥哥受通敵上峰拖累,下了大牢……

然而處置衛夫人哥哥的聖旨都沒下來,原主的父親伏三爺就默許家裏人讓纏綿病榻的結發妻子幹脆病逝了。

等旨意下來,衛夫人的哥哥隻判了流放,子女無事,妻族亦全然未受拖累,伏家就……非常後悔。

雖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卻總不至於連塵埃落定都等不及就把急著除掉禍患,所以伏家因為這次無情之舉從而“名聲大噪”。

伏家人家大業大,良莠不齊,但做官的兄弟三個加老太太都不傻,當時已然預感到不妙,隨後……一直到現在,他們的處境很是能驗證當初的猜測:伏家三兄弟十多年來愣是一直不升遷,唯一一個例外就是原主的父親伏三爺從五品刑部郎中升任四品的鴻臚寺卿。

因為六年前原主嫁給了楚王,皇帝得給點麵子。

任微倒不是為伏家洗白——這一家子也洗不白,以她之見,伏家真沒膽小到聽說妻子的哥哥下獄,就急著斬斷關係。下獄後恢複清白,起複一路騰飛官至大學士,也就是內閣閣老,這樣的先例又不是沒有過。

十幾年前伏三爺才三十出頭,就是五品刑部郎中,足見他本人的見識手段都很是過硬,能讓原主父親伏三爺果斷“斷尾求生”舍棄妻子,默許對方害死妻子,背後……任微估計就是衛家牽涉進了皇家舊事之中。

這得從原主的曾外祖父說起。

原主的曾外祖父是當時的頭號禦醫,先帝的原配皇後以及先帝那時的太子先後病重時,都是這位老爺子守在跟前,並“親手送走”的。原主手裏的獨門醫書也正是這位老爺子留下來的。

至於先帝的原配皇後為何病重,又為何皇後所生的太子也跟生母前後腳離世?因為那位皇後的娘家因為通敵大罪從而死了一片。

而原主的舅舅也是因為上司通敵而被連累,如今流放西北。

原主意識到牽涉過大,她不跟丈夫孩子親厚也是有意為之。

生父無情無義,對原主刺激很大:她想的是有朝一日被丈夫放棄,也不會像生母衛夫人病重在床,忽然得知伏三爺的態度時那麼痛苦和煎熬……丈夫真的是一時一刻都等不及,急著要她去死的那種痛苦和煎熬。

任微沒有深愛過什麼人,所以很難感同身受,她隻是越想越頭禿,幹脆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