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由收集整理。歡迎光臨 http:// 】
吃貨外史
作者:東方不聞
醬油楔
東海龍王第五子名曰“饕餮”,性貪婪,喜美食,不知輕重,偷食王母九千年蟠桃六百顆,依律當斬,玉帝憐其憨態,留於左右以作書童。
是年,饕餮修行滿萬年,需墮人間曆紅塵劫,帝召其入室,曰:“小畜生,你想投個什麼樣的人家?”
饕餮撫掌而笑,曰:“隨便,隻要能吃很多東西就好了。”
帝以巴掌掄之,曰:“是叫你去曆姻緣劫的,不是叫你去變豬的!”
饕餮捂臉賤笑曰:“那皇上你就把我配給一個廚子吧。”
帝頷首撫之曰:“這樣也好。”
次日,饕餮喜墜南天門,眾仙不知其喜從何來。
吃貨
城北越家盛產吃貨,祖宗十八代個個都是京城數一數二的美食家,到了越茗的老子越子居這一代,幹脆放棄了延續幾百年的仕途功名路,一道告老還鄉的折子換來皇帝老兒兩千兩的撫恤銀子,經營起一家名為饕餮樓的酒樓。
開業那天,越老頭在店門口潑墨揮毫,寫下“萬金聘廚”的店規,京城頓時炸開了鍋,一時之間,天底下掌勺的廚子都惦記上了饕餮樓的灶台和鍋碗,紛紛離開自己的老東家,風風火火地往京城趕,饕餮樓不費吹灰之力挖來了廚神老九九和灶王許大米,後麵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饕餮樓不多時就變成了京城最有名的吃貨聚集地。
到老了,越子居還經常愜意地呡著茶對他的獨生兒子越茗說起這個事,二郎腿高蹺著,一臉得意。
“娃娃,有錢能使鬼推磨,話糙理不糙。當年你爺爺在家歇著,想出這麼一招,真絕!不過是一兩個月的時間,饕餮樓的名頭就響徹九州了,當時造饕餮樓欠了一屁股債,哪裏還拿得出萬兩黃金聘廚子?不過是圖個名聲,名聲有了就什麼都有了。好好學著點。”
越茗聽了連連點頭。
越子居娶了十二房妻妾,先前的那大大小小十一個老婆連屁都沒生出來,後來在街上撿了一個賣身葬父的小妮子,老牛吃嫩草了一把,五十好幾才有了越茗這個獨生子,自小就是個算盤腦袋,越子居圖個清閑,索性把饕餮樓的事情都交給他了。
越茗和他老子一樣,是個吃貨。甚至比他老子還要能吃,京城裏上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宰相爺,下至屋無片瓦的小乞丐提起越家公子都要豎起大拇指
“好大一個吃貨!”
他要吃飯,餐餐都是大排場,竹葉煮過的水淨手,上等的碧螺春漱口,景德鎮的新瓷依次擺開,饕餮樓頂尖的廚子挨個送上自己的拿手好菜,十八個碟子不多不少,七葷八素一湯二冷盤,魯、川、蘇、浙、粵各個菜係都要有,鹹淡要恰到好處,顏色要五花八門,菜要鮮,又不能過分;湯要淡,又要有餘味,冷盤甜食要隨季節變化,一切準備的妥妥當當了,才能請出先皇禦賜的九龍白玉碗,盛上關外新出的碧粳米,一雙象牙鑲金筷子拿在手上,方開始細嚼慢咽。
頓頓飯都要吃上個一個時辰。
一邊伺候的人,不論經過多少次這種場麵都要眼睛發直流口水。
每樣菜他都隻吃一口,吃完之後隻會給兩種評價,“倒出去喂狗”和“還不錯”,要是聽見自己的菜被少東家誇了一聲“還不錯”,那便是天大的榮耀,因為越茗從小就是在美食堆裏打滾的人,舌頭已經是靈蛇一樣,得他一句稱讚,便是燒了幾輩子高香才求得來的,不熱淚盈眶捶胸頓足無以表達激動之情。
按說嘴大吃四方,可越茗那廝的嘴巴卻薄的像片紙,抿起來還不及一個櫻桃大,天上地上,隻要有兩斤肉二兩皮,他便敢吃願吃。
於吃上麵精明,於做生意上麵也不含糊,饕餮樓貴的很徹底,一個菜的價錢就是尋常百姓一年的夥食費,就這樣居然也能夠做的風生水起,達官貴人趨之若鶩,紈絝子弟賣了自己心愛的歌姬也要上饕餮樓搓一頓,以示風光。
越茗站在先皇禦賜的“食為天”的牌匾下,看著那歪歪扭扭完全沒有皇家風範的三個大字,斜著嘴巴笑了。
除了對美食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越茗對男人也是孜孜不倦。自從十五歲被一個男人破了處,知曉了龍陽之事的妙處,這條道他是一路走到底了,遇見略微清俊些的男人就殷勤地迎上去,獻吻獻抱,一雙招風桃花眼,含情脈脈顛倒眾生,是直的也被他迷惑成彎的。凡他看上的男人,就是入了如來佛手掌的孫悟空,任你本事滔天也逃不開。風流太過,以致
京城內外,都是相好!
尤其是在他睡了當朝一品大員查閣老的孫子查三省之後,名聲更甚以前。查三省被他爺爺打斷了腿,睡夢了還念念不忘越茗的的名字,越茗沒兩天又有了新歡,當著他的麵和別的男人摟摟抱抱,氣得他當場吐血三升。查三省聖賢書讀多了,腦子裏都是韋編三絕懸梁刺股,連情事也認死理,以為滴水穿石,仍舊天天苦著一張臉來找越茗,可是越茗的心不是石頭做的,而是天山上的寒鐵,地府裏的頑石,隻會越磨越冷,不會越捂越熱。查三省的名聲跟著越茗一起壞了,曾經七步成詩的小曹子建淪落成天天上饕餮樓揮金如土的紈絝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