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終章之終會來臨(1 / 2)

總而言之,各方勢力都各持態度,今晚注定不是個太平的夜晚。

錢伯行本來的身份隻是韓奉先手下的一號人物,這一晚單論聲勢竟也成了一大焦點人物,無論是青幫還是韓奉先還是洪門還是刑淵還是韓奉先手下的一大幫人都在等著他的答案。

至於真正的正主陳易,於他而言,這個答案到無關緊要。

這一夜時間過得似乎格外快些,過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後,兩人先後從私人會所走了出來,看樣子不像是談攏了,然而看新上任的龍頭的神情,也不像是談崩了,這讓守在外麵各大酒吧咖啡館的探子們紛紛有種雲煙繚繞,不辨東西的感覺。

一夜過去後,南京的地下世界似乎風平浪靜。

但是第二天清早,錢伯行被發現死在他的家中,這一消息在三合會一波激起千層浪,韓奉先手下高層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其實錢伯行並非是陳易所殺,錢伯行雖然拒絕了他,但是他也沒打算下手這麼快,他乍一聽到這個消息說實話也吃了一驚,隨即反應過來應該是韓奉先打算壯士斷腕,在談判結果尚未明朗的情況下,錢伯行一死,無疑是給正在觀望的其餘高層們傳達了一個訊息:那就是雙方已經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不可能再有調和的餘地。這也正是想讓其餘的高層斷了投誠這一條心,跟洪門死拚到底。

然而他這個算盤雖然打得響亮,卻算漏了一條,陳易當晚也讓方嵐和管鐸去勸說另外兩位態度比較曖昧的高層了,其實這兩邊才是主戰場,外界將重心都放在他和錢伯行的談判上,然而卻忽視了這兩個人,就連韓奉先也並未發覺。

結果十分可喜,這兩人已經同意了陳易的提議,並且第二天錢伯行的死訊剛一放出來整個南京鬧得風風火火的時候突然宣布改弦易轍,向洪門投誠,而陳易也給出了足夠的誠意,他一方麵安排好足夠的人手保護好這兩人,因為希望局勢混亂下去的不單單是韓奉先一人,更有青幫,所以想殺這兩個人的也不僅僅是韓奉先,還有更為可怕的青幫,所幸的是蠱王已死,少了極大的威脅。

至於另一方麵,則又命人暗中聯係其餘的高層,力爭將大部分人爭取過來。

等到一個月之後,整個三合會的局勢已經天翻地覆,韓奉先手下的高層已經有一大半投到了陳易的麾下,到了這個時候,任誰也看得出來韓奉先的頹勢了,隻不過還在苦苦支撐而已。

事實上,另外一小半之中也有很多高層像洪門一邊進行過聯係,都有投誠的意向,這也很容易理解,誰也不想跟著韓奉先一起陪葬。

而這段時間,管鐸和老魚則忙著整合三合會內部的勢力,那些高層投過來以後都歸到了洪門的麾下,這一點那些高層當然也不想,然而他們除了接受這一條之外也無路可走了。如果不同意的話,一邊是洪門,一邊是韓奉先,已經叛變的人,韓奉先肯定不會放過他們,所以相較之下,還是投靠洪門更為明智,起碼性命是保住了。

當然大部分的外幫還並未意識到這個合並的危機,或許有的嗅到了一點不一樣的味道,但是方嵐一派的保守係還是持觀望的態度,而刑淵手下的人則仰仗有朝一日刑淵能成為齊九時代的韓奉先,也成一個三足鼎立之勢。

但是事實上這一種可能性是絕不可能的,齊九時代韓奉先實力足夠與其抗衡,然而到了現在這一步,雙方的實力此消彼長,這種三足鼎立的情況絕不可能再出現了。

這一天晚上,陳易正式宣布刑淵的四海堂決定退會,除了四海堂退會是三合會曆史上出現的第一次退會之外,更能在三合會高層之中掀起波濤的是這次退會傳達出來的信息分明是一個信號:那就是洪門要開始向其餘的外幫開始進攻了,而這次進攻顯然也是謀劃已久的,不然的話刑淵不可能因此退會。

刑淵這樣的重要人物之所以現在急流勇退,那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他和洪門已經談好條件了。

站在這些高層的角度,刑淵這一動作無異於賣了他們一把,將他們推給了陳易,要知道刑淵憑著這次合作能夠得到退會的機會,但是他們卻絕無可能,一旦退會,結果肯定就是洪門的全力打擊。

然而如果在三合會之內想繼續對抗洪門的話,那更不可能了,刑淵退會,這些高層的利益跟洪門的又大有糾纏,而韓奉先的敗退也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至於保守係那一幫人,估計看著風聲都已經漸漸開始轉向洪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