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段(2 / 3)

殷翎滿足地吞下最後一個,接過殷宸遞過來的絹擦了擦嘴巴,眼睛裏流動著淡淡的暖意。

或許是吃了點熱熱的東西,再次相握的手生出了淡淡的溫暖。

兩人結了帳,告別了攤主夫婦,重新回到人群中。

“二哥!”走了一會兒,殷翎忽然停了腳步叫道。

殷宸也注意到前麵圍在一起的人群。“咱們到旁邊的酒樓坐坐吧!也好看看燈會。”這人群裏圍著的大概是什麼異術百戲之類的,一時半會兒大約也散不了的,兩人思忖著,反正也走了半天了,不如休息一下從酒樓上麵看看街景也好。

於是,便相攜著到了明楊城裏十分出名的明悅樓,這樓裏也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年氣還甚濃,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兩人好不容易才花了大價錢撿到一處好位置,正是二樓臨窗的地方,不僅可以看到樓裏麵的樣子,連街上的景況也能瞧得清清楚楚,視野絕佳。

小二殷勤著送上茶水點心招待著,生怕怠慢了貴客,兩人便也將就了邊聊邊飲著。酒樓雖嘈雜,這一處位置卻還算得上清淨的。

隻是,過了一會兒功夫,那一樓的聲音竟是越來越大,聲音都傳到了他們這裏,似乎是有人為了什麼事情爭執起來了。

酒樓論政

兩個人不動聲色,耳朵卻豎了起來,一會兒的工夫已經漸漸明了,原來這一樓坐著的正是幾位來鳴楊趕考的士人,也就是所謂的讀書人了,所爭辯的竟然是朝廷前些日子剛剛處理的一宗案子,林禦史上諫一事。

說起來,自從明武帝即位以來,朝廷曆來奉行廣開言路,倒不像前朝一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在天子腳下說些政事倒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情,隻不過,於這上元之夜討論這些還講到吵了起來就實在是有些煞風景了。

本來兩人也該是頗感無趣的,奈何,書生們講的恰恰是那位常被白胡子太傅掛在嘴邊臭脾氣同僚,殷翎不由放慢了喝茶的速度,竟然是細細聽了起來。

看樓底下的情景,居然是一群人在與一人爭辯,那一人也是樸素的青衣,看起來有些寒酸,可是氣勢上卻不輸人,爭辯起來,聲音尤其得大,聽得殷翎不由笑出聲來。

殷宸見狀,不由開口道:“小五覺得有趣?”

殷翎看了他一眼,搖搖頭,“隻是覺得那人傻得可愛!”

“哦?”殷宸拉長了語調,目光又投到那個青衣士子身上上下打量了一遍,“可愛嗎?”倒是反問了一句,眼睛裏生起些許興味。

殷翎點了點頭。

其實,前段日子林禦史的案子在朝廷上也是鬧出了不小的風波。

為的就是上諫時所言的‘改革’二字。林禦史提的不過是朝廷機構臃腫,許多官位的設置都是沒有必要的,要求朝廷能夠適時的精簡人員,既能夠提高效率又可以減少財政的一些負擔,可謂是極好的建議了,但是,這折子送到明武帝那兒不過兩天就被打了回來,這林禦史也是個牛脾氣,連上了七天的折說這件事,結果,終於被明武帝下到了獄裏。

樓下那些士人討論的也就是這該與不該,對與不對的問題了,青衣的那一位指著一群人怒罵他們沒有讀書人的良知,見到這種明明白白的冤案,竟然一個個都坐視不理,得到的當然也是那些人的冷嘲熱諷了。

兩人看了半天熱鬧,殷宸見殷翎不時地笑兩聲,又不時的皺皺眉毛歎息兩聲,便道:“這些人隨意議論朝廷的決策,膽子倒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