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段(1 / 2)

然有損壽元。

不過再想想,如今正是夏日,雍正苦夏,可對怡親王來說,卻正是調養身子的時候,怡親王若能趁著這陣子好生保養,也能回複。

即便他是外強中幹,怡親王也畢竟是漸好了。撐過了今年,他的命數改了,誰還能說他就一定早死?

可雍正卻隻見病體沉重,又失之保養。

說來這個,胤祈便要咬牙歎氣。實在是雍正自己作踐自己。

除了著實不能夠的時候,但凡是還有一些力氣,就非要看折子,知政務。怡親王起頭,朝中重臣連著勸了一遍,又求了皇後勸。可不論是誰,就是勸不動他。

冷眼瞧著,雍正這一病,折磨得更多的是誰,還真說不定。眼見著怡親王臉頰都瘦得凹下去了,不見得就單純是為了上一回他自己的病,擔憂著雍正,這許是更大的原因。而叫哈日娜給皇後那拉氏請安,回來就聽她說,那拉氏也是憔悴了不少。

咬了牙,歎了氣,終究誰也沒有法子。眼見著到了九月了,天氣漸涼,若是他這病再不好,到了冬日豈不是更加糟糕。

胤祈也隻覺自己是熬不下去了。因雍正病著,他總理內務府,就須得時時在宮裏守著,以示盡心伺候的意思,如今已是多日不曾回自己府中了。

雖說雍正自己說,權可自行回去,不必死板守著規矩。可是怡親王是領侍衛內大臣,尚且從早晨天色未明便來宮中守著,直到晚上下鑰才又出去,旁人哪裏敢輕易怠慢了?自怡親王而下,胤祈並弘晝弘曆幾人,都小心伺候著。

直到那日胤祈麵君時正逢上尚膳監給雍正送午膳,便一道進去了,瞧見雍正一隻手拿著筷子吃飯,另一手裏還拿著本折子在看,真是不由得怒從心頭起。

胤祈也不知那時候如何就有那麼大的膽量,竟是上去一步,伸手抽走了雍正手裏的折子。

雍正一愣,胤祈也怔住了,手裏還拿著那本折子,真不知該遞還給他,還是……

幹脆一咬牙,胤祈把拿著折子的手背在了身後,道:“皇上,這事兒是允祈冒犯了,可卻是為了惦記皇上的身子。皇上……這時候吃飯呢,別瞧這兩眼,折子也不會跑了不是。”

雍正抬頭看著胤祈,過了片刻,竟是嗤地笑了,抬手指了指被胤祈藏在背後的折子,道:“這不是就跑了?”

說罷,卻也並不要回那折子,竟當真專心吃起飯來。

胤祈在一旁站著,瞧得愣住了。過了半晌,才記起手裏還拿著雍正那折子,連忙遞給旁邊站著的高無庸。高無庸卻擺擺手,示意胤祈等著,一會兒自己給雍正。

隻好拿著那幾乎能燙到手的折子,胤祈垂著頭心裏忐忑。眼瞧著雍正用膳完畢,叫撤了碗碟,上茶伺候,胤祈更是越發難安。

怎麼就……一時衝動,從雍正手裏奪了折子?

這不比從老虎嘴裏拔牙更是找死嗎!?

一回神,雍正已經喝了茶,從椅上起身,伸出一隻手來,道:“折子呢?該是時候還給朕了吧。難不成你還想替朕批折子?”

胤祈心中一顫,真不知道自己如何說出了後來的話。

他隻聽著自己的聲音,竟然還是穩穩的,笑著道:“允祈是有這孝心願意為皇上分憂,隻是允祈自己也知道,自己沒這個本事呢。”

雍正沉黑的眼睛盯著胤祈看了一會兒,忽地笑道:“這本事,大多是辛苦多年才自己摸索會了的。你真有這孝心,就好生給朕辦幾年差事,本事就自然有了。”

~~~~~~~

直到出了九洲清晏,胤祈這才好生出了口長氣,正沿著路往園子外麵走,迎麵瞧見弘晝過來了,神色間也有些匆忙。

瞧見了胤祈,弘晝卻停了下來,挨近了低聲問道:“剛從皇上那兒出來的?皇上現下精神頭怎麼樣?我這兒有個不好的消息,卻是著急著要讓皇上知道。”

胤祈也連忙收起了旁的心思,小聲問道:“是什麼事兒?”

弘晝幾乎是用氣音說話,湊在了胤祈耳邊,道:“京城地動!”

胤祈一驚,地震!

心裏一瞬閃過了前世聽聞的種種地震避難的法子,胤祈拔腿就想往回跑。隨即卻又想起來,京城裏地震,怎麼園子裏卻並沒有什麼感覺?

正想著,又聽弘晝低聲道:“也不用過於慌張,隻是略晃了晃罷了,聽聞隻有南邊兒琉璃廠東塌了一片破房子。隻是總擔心皇上這邊兒,防不住有什麼驚嚇。再者,這畢竟是災異,總要有個對策才好。弘曆禮部那邊兒已經忙活著了,脫不開身,我也替他帶個話。”

胤祈聽著,暗自猜想這約莫隻是個小地震。隻是即便如此,也萬萬不敢掉以輕心的。這陣子雍正病得厲害,地震在這時候是極大的災異,總有人說這預兆著天翻地覆的事兒,映照著雍正此時的病,誰知道有沒有人會趁機附會什麼。

若真傳出來謠言了,京城必定要亂。此時可不比雍正二年的時候,雍正早有預備,乃至圈套都是他自己設下的。地震突如其來,真有什麼差錯,怕是雍正也是當頭一棒就懵了。

因便忙道:“你快去,這是極大的事情,便是皇上這會兒不爽,也總得叫他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