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送皇阿瑪。”開玩笑,現在康熙正寵兒子,自然怎樣都行,但等到有一天帝王的愛收回了,那這些便都是岔子。君不見彌子瑕與衛靈公,彌子瑕被愛戀時分桃給衛靈公吃便是情意,色衰愛弛之時,就成了罪行。雖然這個例子並不貼切,但道理是一樣的。路瑤自穿成太子殿下後便處處告誡自己要慎言慎行,不管什麼境遇都決不能得意忘形。
送老康同學出了毓慶宮,隻見紫禁城中月色如洗,清輝遍撒大地。胤礽抬頭看去,黯藍的天幕上掛著一輪皎潔無暇的圓月,簡直像後世的電視電影中特技做出來的鏡頭,美麗的不真實,不由讚道:“好月亮!”老康同學抬頭看,也不由讚道:“是好月亮!……”胤礽上一句話一出,自己便後悔了,因為古人有個毛病——老康同學的讚語一出,他更覺不妙,果然老康童鞋的下一句話就是——“胤礽,這幾日張卿和李卿都誇你漢學大有進步,朕今日便考考你,你以這月亮為題,作一首詩來。”
NND,他就知道這些古人就沒有什麼新鮮主意,看見這花啊月亮就一定要作詩!胤礽暗罵自己嘴欠,原版的太子殿下倒真是個天才,小小年紀就已經做過好幾首詩了,但他雖然繼承了原版太子的內存,可CPU還是照自己的方式運轉的啊,那詩是現代人想做就能做出來的嗎?難道要他學小燕子,作一首:“門前一隻狗,在啃肉骨頭。又來一隻狗,雙雙打破頭。”?555,即使是這個,他也做不出啊!
對兒子充滿了期望的老康同學還睜著眼等著他大展詩才,胤礽憋了半天,終於憋出一首他唯一能想起來、背全的、康熙一朝以後的、有關月亮的詩:“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清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康熙一震:“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康熙用一種全新的目光看著虛歲才十歲的兒子,“好氣魄!”他驕傲的仰天大笑,“不愧是朕全心栽培的太子,我大清後繼有人!”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他興奮地重複吟誦兩遍,興致極度高昂,也不說讓胤礽回去睡了,哈哈大笑著攜著他的手出了乾清門,穿過半個皇宮來到恢弘的太和殿前,登上長長的中間蟠龍雕鳳的台階,站在寬闊的丹陛上。這太和殿便是民間俗稱的金鑾殿,有三層漢白玉雕成的基座,欄杆圍繞,丹陛陳設著日晷、嘉量、銅龜、銅鶴、銅鼎等等,清泠泠的月光下莊嚴壯美。康熙驕傲地指著太和殿裏高高在上的禦座:“胤礽,再過些年後,這便是你的,這人間萬姓,也將歸你統管,你可不要叫他們失望!!”胤礽也被這莊嚴凜然的氣氛震懾了下,但隨即清醒過來,可是這個時候他是決不敢掃康熙的興的,不管心裏怎麼想,他還是表麵還是鄭重跪下道:“兒臣絕敢不辜負皇阿瑪與天下百姓的期望!”555他隻怕是辜負定了!
康熙大笑著把他拉起來,雄心萬丈道:“且看你我父子怎樣奠定一個盛世!胤礽,朕定然會成古往今來頭一個明君,你也萬萬不要叫朕失望,你我父子要青史留名,要讓千百年後的百姓都念著咱們的好,奠定我大清萬世基業!”胤礽也幾乎被他感染了,可想想父子二人後來的結局,立馬又心涼,但還是同做心情極度高昂狀,大聲應道:“是,皇阿瑪!”康熙又大笑,拉著他走下月台,邊走邊道:“胤礽,朕前些日子平定台灣,前明餘孽終於全部掃清了。這些日子朝廷裏都在議論對台灣是棄,還是守,你怎麼認為?”胤礽驚訝道:“當然是守!”寶島台灣可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