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段(1 / 3)

心恥恥地呀,辦差時收一點小好處這些事情簡直都正常的不算事情,為毛偏偏到他這裏就出事了,555他為什麼這麼倒黴 他還隻有47歲,風華正茂啊,他不想死

納蘭容若坐在主審的位子上,有點疲倦地道:“周大人,厲害關係不必我說了,知道的你就在直接說吧。”

從出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夜,水裏搜救沒有結果,李煦率水兵追水裏的刺客追丟了,曹寅追查的船廠、水手們也還沒有查出任何有用的線索,容若不敢想象太子若真出事了皇上的暴怒和必將造成的動蕩,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太子……隻怕是凶多吉少了。他也不願去想象那個聰敢大氣的學生現在的處境。

那些刺客的目標隻是刺殺,太子不會水,在那樣的處境裏沒有當場被救出來,生還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這樣的話誰也不敢跟皇上說,誰都知道皇上對太子的深厚感情,皇上與赫舍裏皇後年少夫妻情深,太子是他的命根子與生平最大的驕傲,太子若真不幸,這天下,是定要被殺的血流成河的,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周鼎文鼻涕一把淚一把地說所有自己知道的,有用的沒用的,甚至連他九姨太才被進來時穿的內衣花式顏色都說了,隻希望能提供點什麼有用線索來將功贖罪,保住自己一條小命。容若皺著眉聽著,反複盤問,確定他沒有撒謊,知道的都說了,才命人將他帶下,而後接著一個一個盤問那些水手。

細雨蒙凇,如煙似霧,胤礽坐在船頭不耐煩地聽著一個年紀差不多大的少年胡扯,昨天晚上他借宿的老婦人家的兒子憨厚地笑著,劃著船在狹窄的水巷裏穿行。

昨天晚上就是這個一臉諂媚的家夥帶著人跑到胤礽借宿的人家挑釁,一見胤礽倒是規矩了,就是不停的套近乎,還說爺爺是村裏族長,非讓胤礽到他家睡,今天胤礽要回蘇州,又一定要跟來。

青門是個小小的水村,沒有直接蘇州去的船,但是離青門四九水路的黃石鎮有去蘇州的船,這天早上一大早,收留胤礽惜宿的老婦人就和兒媳起來做了飯,讓他們吃了,打發兒子送胤礽去黃石鎮,自稱是族長之孫的劉兼也死皮賴臉地硬是上了船。

“路兄,你急著回蘇州做什麼,我們青門雖然是小地方,但這些日子桃花正盛,你有沒有去我們村西頭看 十裏桃園,雲蒸霞蔚啊!我家就在林子邊住,去年夏天我和爺爺還釀了桃兒酒,現在正是喝的時候,路兄,你不如去玩兒再走?--永貴哥,別劃了,再劃就出村啦一會兒還得拐回來...”

劉永貴偷眼看了胤礽一眼,“嘿嘿”笑了笑,手下卻沒停。胤礽沒有表情也不說話--不是他要扮酷,實在是這小孩話也太多了,接一句腔就會被糾纏的沒完沒了。

劉兼見劉永貴不聽他的話,便伸手去奪漿,胤礽一眼掃過去,他脖子縮了一下,不甘不願地說:“好吧,好吧,那你劃的慢一點。”轉而探身又想去握胤礽的手。胤礽皺起眉頭一避,他便握了個空。

這時候已經是農人們的下田勞動時分不時有人駕著小船從他們的船邊經過,還有船在巷裏種蓴菜,來往的人都是認識劉兼的,見他這個樣子,都嘲笑道;“小兼,你想幹什麼呀?”清朝男風極重,南方一帶尤其是這樣,普通老百姓間也是如此,人們都習以為常,見劉兼這樣都知道他動了什麼心思,善意地嘲笑。

劉兼摸摸鼻子,也不以為怪,繼續再接再厲。

出了青門村,小舟輕快,小半個時辰便來到了一座小小的鎮子。說小小是以胤礽的角度看來,他前世住的城幣動輒幾百萬人,在這個年代已經算的繁華。劉永貴將他送到碼頭,本來還要再幫他找條船,但是他身無分文,總不能去蘇州的船錢還讓劉永貴付,而且他猜劉永貴未必有那麼多錢,堅決拒絕了,打發他先走。本來他期望是連劉兼一齊打發走的,可惜這個牛皮糖當然不是那麼容易甩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