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你便帶人去挑一些,吩咐印書局加刊印 。”
目的達到,胤礽抿嘴笑應道: ‘‘是。 ’’
官員學士們連忙表示自己的向往好奇與讚美皇帝、太子的好學聖明。
胤褆看著弟弟一呼百應的情形,心底的嫉妒愈發難耐。
觀星完畢,眾人散了,老康問胤礽 : ‘‘胤礽,你為何想著要印那些夷人的書?’’
這個問題胤礽早準備好了答案,當下反問道: ‘‘皇阿瑪,你也很喜歡那些夷人的書,為什麼不讓它印出來刊行天下?’’
老康怔了一下,道:‘‘雜學末枝,消遣之事爾,無益於民風教化,刊之何為?徒然勞民傷財。 ’’
胤礽抿了下嘴唇。老康再怎麼天縱英才,畢竟出生於這個時代,眼光受一個時代的局限。
但胤礽也不可能空口白牙地跟他說幾百年後他所不放在心上的雜學末枝有多麼可怕,轉而道:‘‘皇阿瑪,兒臣這些年跟著您學西學,覺得玄妙深微,與我中華大不相同,幾乎是另一小體係與世界。”
老康若有所思,吃驚道: ‘‘胤礽的意思是......’’
胤礽笑道: ‘‘正如皇阿瑪所想,江南士林大致已算收心,隻是這些讀書人從來都不肯安分,一閑便要生事,給他們找點事做。 ’’也長長見識,眼光別老局限於這一畝三分地兒,盯著看那個寡婦改了嫁,誰家的姑娘腳太大,也研究一下自然科學,別被人家拉下太遠。
老康對兒子的全局觀念與把握能力很滿意,點點頭,卻又道: ‘‘你這想法很好,隻是操作隻怕不易,真對這些感興趣的讀書人並不多。 ’’
胤礽皺了眉頭,這是個問題,就算他把書印了,造成的轟動不大,影響不夠也是白饒,他想扭轉的是人們幾千年來對社會科學不重視的風氣,和引燃火中引導人們自己去發現新世界,自然得讓人越重視越好,而不是一些投機小人的浮麵上迎合和一時獵奇。
老康拍拍胤礽肩頭,笑了: ‘‘ 給你出個主意,你回去教那些傳教士跟這些士林中人比一場,他們贏了,就不信這些讀書人不在乎。 ’’
胤礽眼睛一亮,這是個好主意!他知道這時漂洋過海來中國傳播主的光輝的傳教士有許多都是極有才的,被這些中國人們素來看不起的夷人在家裏頭壓一頭,不信那些士林中人能忍下這口氣來,事 態影響肯定會弄的很大。果然薑是老的辣!
用恰到好處的尊崇眼光看老康,看的老康渾身舒泰,不留痕跡地拍了下馬屁,老康哈哈大笑。
在江寧停留了三四天,再次啟程,揚州、淮安抵清河,率隨從諸臣視察高家堰一帶堤岸閘壩,次日又經桃源至宿遷縣。
這次回程老康不再命行程擠的那麼緊湊了,故意做出一副從容不迫的姿態,以擊潰前些日子蘇州風聲鶴唳造成的流言,但是卻不再放胤礽離開身邊一步。
胤礽有些遺憾,天下三分明月,二分獨照揚州,這美景他是無緣自由賞玩了。
在宿遷又視察了一遍河務,經濟寧、壽張、東昌、臨清、故城、天津、武清,一行人於三月十九日回到京城。
離京時尚是寒風凜冽,而今卻滿城綠柳依依。胤礽不由想起一句詩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不過他們這是‘‘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
詩句順序一掉味道完全不一樣了,但卻很符合胤礽的心境。
他其實一向是個很戀家的人,在這裏時雖然盼著出去,出去後看似也不怎麼想家,但回來卻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