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段(1 / 2)

就這樣悄然彌補了,兩人再次回到親密無間的狀態,並且多了一種了解,靈魂中有了種奇特的相通。

因為老康的傷勢不宜移動,禦駕仍然暫時停留在這裏,胤礽親自精心照料老康的傷勢,服侍他飲食起居,事事不假他人之手,連梁九功都不讓沾手,老康也由著他做,享受兒子的孝心。經曆了裂痕風波之後,兩人都珍惜著這種親密無間。

秋色一天天深了,氣溫也一天天轉涼,老康的傷勢漸漸痊愈,禦駕終於緩緩起行還京。

這時候正是秋色美好時節,黃葉蕭疏,紅楓如錦,山色水光斑斕如畫。湛藍的高空上一陣陣過去南歸的大雁,山野裏時見躍溪的鹿、獐、奔跑的野兔,田地裏常遇秋收的農人。

禦駕接近北京城,老康身體已差不多有如常人,命車架繞道居庸關,與胤礽二人登上這道著名的天險關口最高的雲台瞭望。

天風獵獵,吹拂的二人披風飄卷飛揚,從雲台向下看,江山靜默,萬峰千巒點翠染霞,壯麗無匹。

老康的眼神從腳下秀麗的江山移回身邊的愛子身上。

胤礽微微垂著眼,看著腳下的河山,似乎也在出神,兩排烏黑的睫毛襯著白皙至半透明的臉頰,猶如似欲驚飛的蝶翼。

雖然有命人給他好好調理補養,這個最讓他驕傲的兒子比之前還是清瘦了許多,但仍然挺拔雍容。

似乎注意到他眼光,胤礽側過頭來看了他一眼,為他攏了攏披風,道:“皇阿瑪,小心不要受風。”攏的時候,右手很明顯有些無力。這是右肩再次受傷的後遺症。

這些日子,兩人都珍惜享受著這珍貴的、失而複得的親密無間,可是也都心照不宣地知道,那造成二人裂痕的原因仍然存在,沒有消失,裂痕也可能隨時再現。

老康也伸手為他拉了拉披風遮嚴右肩,看著已和自己等高的兒子,在這萬巒之巔終於下定決心,做了一個曠古絕今的聖君明主都不曾作出過的決定。

在居庸關停留半天,禦駕不再停留,返回了北京城。

仍然是滿城陛迎、文武百官出城接駕,擾擾嚷嚷幾乎快一天,儀式才算完成。送老康回了乾清宮,胤礽帶著自己的屬官侍從也打算回毓慶宮,老康忽然叫住了他。

胤礽回頭,老康放下手中的茶碗,慢步走到了他屬官中的一人麵前,負手道:“你,就是沈廷文,康熙二十七年的探花?”

沈廷文詫異地躬身行禮道:“回皇上的話,微臣正是。”

老康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向胤礽微笑道:“便是他在這次大疫中立了大功?恰好上一任雲南督撫在任上歿了,便叫他補了這一任吧。”

胤礽一怔,看向沈廷文,一時沒有說話,沈廷文原本的品級職位隻是一個五品的侍讀,督撫卻是二品的封疆大吏,從品級上來說,這絕對是破格拔擢,可是此時的雲南那種荒蠻之地……沈廷文漆黑的眸子,也正自一瞬不瞬地看著胤礽。

老康也看著胤礽,等著他回答。

胤礽目光移回老康身上,道:“皇阿瑪破格拔擢,是他的福氣,兒臣先代他謝過。”

沈廷文猛然垂下眼睛,遮去眸中情緒,片刻之後,才微笑起來,也跪下謝恩道:“皇上拔擢,微臣惶恐,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康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向胤礽道:“那空下來的位子,你便自己選人補上吧。聽聞今年的三甲進士劉兼與你甚是相投, 你若願意,也可選他。”

胤礽也猛然垂下眼睛:他和沈廷文與劉兼的事情,老康還是知道了!

回到毓慶宮,看胤礽有休息的意思,眾人紛紛告辭,隻有沈廷文站著不動,別人以為他還有話和胤礽說,也不以為異。他剛被升官加爵,確實應當留下謝恩。

當眾人走完,胤礽示意伺候的人退下,內室隻剩下了二人。

沈廷文不說話,胤礽也沒有說話,靜默了許久,沈廷文忽然突兀地輕聲笑了起來,走到胤礽身邊,柔聲道:“太子殿下,你真的是無心人麼,還是已然——太上忘情?”

胤礽還是沒有說話。

沈廷文忽然褪去了永遠掛在臉上的多情含笑的麵具,狂怒地一把將胤礽的右臂反擰在身後。傷筋動骨一百天,胤礽的傷還並未完全痊愈,劇痛讓他一瞬間幾乎摔倒在地,沈廷文粗暴地將他拖入裏間摔到床上,傾身壓製住他,手指故意掐入他肩上的傷口,咬牙切齒道:“我為你做的一切,你是不是一點都沒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