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這麼一看,蕭淩還挺適合這個角色的,反正和角色一樣,常年被人冤枉,被人辱罵嘛,角色和演員都成了命運共同體了。

……

蕭淩這幾天演戲漸入佳境,王導也發現了一些奇妙的事。

靈犀太子這個人物,人設是陰陽怪氣,苛責他人,尤其是對女主百般挑刺,按理說是個極其令人討厭的角色。

但不知為何蕭淩表演起來,就有一種靈犀太子雖然苛責,說的卻是實話,連對女主百般挑刺之下,都隱隱約約地閃爍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

就比如,現在這場。

齊禦飛頁加出來的戲。

女主小楓想要學騎馬,結果馬不受控製飛奔上街,小楓差點墜馬被齊禦飾演的四皇子救下,是一出相當簡單粗暴的英雄救美戲。

不過隻要畫麵夠唯美,自古套路也得人心。

原本飛頁是這樣加戲的,王導要求太子也出場後,跟組編劇就寫了靈犀太子也在,陰陽怪氣地諷刺“兩位好興致啊”。

原本這一出台詞是想表達靈犀太子個性狹隘,見不得人好,對小楓與四皇子感情甚篤的嫉恨。

實際演出時,蕭淩先是走到受驚的馬前順手拉起馬韁繩,再抬起右手在馬的頸部斜下方摸了摸,受驚的馬逐漸溫順。然後他牽引起馬走到小楓麵前,目光在四周的街道上瞥了一眼,身姿挺立,唇齒微啟:“兩位好興致啊。”

王導在監視屏裏看到這一幕,摸了摸下巴:“有意思……”

有的時候,劇本表達是一回事,通過演員表演,導演鏡頭語言,後期剪輯,音樂情緒等等一係列工業加工後,劇情表達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比如蕭淩這一套簡單的馴馬動作,一下子為靈犀太子增添了皇家子弟的說服力。而他說話前先瞥了幾眼街道的攤販後,才說了“兩位好興致啊”,就仿佛他挪揄的不是眼前兩人的關係,而成了暗諷小楓當街縱馬,影響街道百姓的生活。

同樣的台詞,表演方式不同,傳遞的鏡頭語言立刻不同了。

王導突然覺得,等這個劇播出,靈犀太子這個“反派”也許會和觀眾會有意料之外的化學反應?

王導讓副導演補了幾個街邊小販被馬驚嚇的鏡頭後,叫了“卡”。

這場一結束,王導笑著問蕭淩:“後生仔,原來你真的會騎馬啊?”

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新人演員會真的學騎馬了,大多都是坐在模型馬上拍攝上半身鏡頭,再補幾個替身騎馬的背影。

蕭淩那套馴馬動作雖然簡單,但一氣嗬成,流暢自然,不是真的精通馬術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蕭淩微微一笑:“哪個皇子不會騎馬呢?”

王導以為他入戲了,說的是角色,也哈哈大笑起來。

……

蕭淩的戲其實不算多,早上第一個化妝,幾乎全天候場,這場拍完,今日的戲份也結束了。

他打開手機錄音,打算把王導今天講戲的內容再聽一遍。

不過操作不熟練,莫名打開了一個便簽,上麵寫著:【每天都是工作,每天都在被人罵,我想死,但不行,錢還不夠。】

這應該是原主寫的。

蕭淩挑眉。

他找到白胖,問起了原主的事。

“你說過,我不論什麼奇怪的資源都接,是怎麼一回事?”

白胖聽到這裏,立刻抱怨:“就是說啊,公司給蕭哥你安排什麼魔鬼行程你都願意去,有時候要連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去國外錄綜藝,還是經濟艙,連睡覺的時間也沒有,而且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