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撞槍口上了,被朱祁貞抓到一處紕漏,好一頓陰毒的連損帶罵,從書房裏出來的時候,一臉青紫,腳底打晃,好懸沒一口氣背過去。

守在門外的王府總管李公公見狀,急忙讓人攙住他,連聲安慰

“張大人,王爺今天心情不好,您別往心裏去。”

張啟俊年不過三十,榜眼出身,精明幹練,追隨朱祁貞多年,算得上齊王親信中的親信。朱祁貞自己退隱,卻把他從浙江調到戶部做左侍郎,以確保中五省水利和邊關戍邊大軍後顧無憂,足可見朱對張啟俊的倚重。

能在朝中呼風喚雨,獨當一麵的張侍郎,其胸襟和城府自然非同一般。他緩了口氣,試探著問王貴“李公公,王爺這是?”

李總管一臉無奈,歎口氣,壓低聲音“張大人不是外人,小人也不瞞您,府上的周禦醫探親去了,要過幾日才回。”

張啟俊真是義憤填膺,又是這個姓周的,他的齊王是明日之君,一國之主,凡事也應該有個度!這能讓這個妖孽亂了方寸!今兒是自己被他遷怒,再冤再怨也不會有二心,這要是換了他人,難免不記恨在心,若埋了禍根,怕是又要橫生枝節。

“李公公,王爺今日心情不佳,沒有要緊事就不見訪客了吧。”

王貴連聲稱是,心說張大人,你才知道王爺這個祖宗不好供啊?我都忍了二三十年了!你老人家的苦日子還有的受叻!

其實客觀的說,朱祁貞除了年少時有些驕縱的毛病,還算個有分寸,講道理,明是非的英明王爺。沒有一般王侯子弟沉迷酒色,荒淫無度的惡習。

他這恣意任性的毛病,好多年沒發了,又是那個姓周的禍害惹的事!你說王爺也是,堂堂一個朝廷親王,不想放人就扣著唄!打腫臉死撐,心裏不爽,不去找那個禍害算帳,卻來尋別人的晦氣,讓咱們受這無妄之災!長得好就有特權啊?TMD。

李公公滿腔提心吊膽外加憤懣不平,按張大人的交代,齊王府閉門謝了客。午休的時候,又安排兩個得寵的“公子”去伺候王爺,可惜這些虛有其表的小白臉都TM是樣子貨,一個比一個沒用,非但沒伺候好王爺,有一個甚至還惹惱了朱祁貞,吃了一記耳刮,哭著走了。李公公都快愁死了!

傍晚的時候,派出去盯梢的人帶回來新的線報,朱祁貞終於走出書房,一臉冰霜的吩咐

“叫上楊凱,本王要出府!”

作者有話要說:作息時間有變,事情也多,寫文的時間幾乎被壓縮成真空,努力做到周更。

留個言給自己,提醒自己不做絕情坑主!

11

11、第 11 章 ...

齊王府護衛司的指揮使楊凱,武將世家出身,原來是當今天子朱謙手下的一名貼身護衛,仗著一身好功夫和對主子的一片愚忠,很受皇帝的賞識,五年前,被指派到朱祁貞身邊,做了指揮使。

一直跟在王朝主宰者身邊,冷眼旁觀世態多年的楊大人,看盡了追逐權勢的這個戲台上,上演的一幕幕悲歡離合,爾虞我詐。

無論你扮的是生、旦、淨、末,還是醜,一旦勾了臉,登了台,入了戲,也就由不得你是心甘情願還是被逼無奈了。

楊凱站在房頂,看著到院子裏笑得眉眼彎彎的周文正,又瞅瞅朱祁貞立在秋風裏的蕭殺背影,他開始有些明白,自家王爺想從這位周公子身上得到什麼。這領悟讓他不由生出一些感慨,替下麵的那個惋惜,替上麵的這個無奈。

這位周公子,心善,人俊,醫術高,骨子有一種“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的淡泊從容,是個讓人很難不喜歡神仙般的人物。若他此生從未遇到過朱祁貞,以此人的性情和品格,這輩子就算不能十全十美,應該也會悠閑怡樂,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