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娘一看見虞娘就開始哭,斷斷續續也說明了原委。原來說的是尚文侯嫡親叔叔家,要說陳瑄就這麼一個叔叔,而這個叔叔也就一個獨子,關係這麼近不能不說不是個好門第。

陳瑄的祖母尚在,他叔叔叫陳慶是老太太的老來子,因為年輕時不著調,因此娶了一門厲害的媳婦。這也沒什麼,可是陳慶的媳婦自己不能生,還偏偏善妒,明裏一套暗裏一套。對著老太太是百般奉承又裝得賢良,對陳慶卻是看得很緊,又把他一幹妾室整得苦不堪言。就算是有孕的,也沒有能生下來的。以至於真就要絕後了。

三年前,陳慶卻領進來一個孩子,已經九歲了。老太太自然很高興的,親自把孩子養在身邊。陳慶這一輩一共就三房,大哥去得早,二哥在外為官又是庶出,因此家中沒多少孩子。陳原隻有一弟一妹,二房倒是有三個,這麼一排下來,這個孩子排行第五。

陳瑄開了祠堂,給這個孩子入了族譜,改名為陳瑜。陳慶因早年花天酒地的,身子早就不行了,如今意外得了一子,十分寶貝。就想為他早娶一門媳婦,也好開枝散葉。

三太太可十分不高興,可謂是氣憤至極。日防夜防沒想到百密一疏,氣得居然真病了,沒多久竟然過世了。

陳瑜為了嫡母守孝三年,陳慶就迫不及待地為自己兒子說親。結果妍娘的八字很好,居然旺夫。陳慶央求了陳瑄,陳瑄也不含糊,讓大奶奶蘇氏托了靖國公夫人前去提親。這事自然就成了。陳瑄覺得五弟年小,又是這樣的出身,怕別人看不起他,為了謀了個昭武校尉的閑差。

陳瑜自己很穩重,一點也不像十二歲的孩子,為人說話也老成。當年如果不是陳瑄照料,他母親是不會生下他的。她母親是靖國公府的女伶,當年與陳慶不過是露水之情,過後陳慶早就拋諸腦後。後來他母親發現有孕後都傻了,夫人倒是個好的,通知了陳瑄。陳瑄當時雖然隻有十六歲,可是自父亡後就已經接手了家中的事物。陳瑄將人帶走了,本來如果陳慶有子的話,那麼他們母子倆是說什麼也進不了尚文侯府的大門的。

妍娘氣得跳腳說:“祖母真是為了尤家什麼都做得出來,居然讓我嫁給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奶娃娃。”

虞娘知道這件事已經板上釘釘了,再無轉圜的餘地了。隻好安慰妍娘寬心,不就是小三歲嘛,不就是出身不好嘛,別的也沒啥了。好處還是一大把的,比如是三房獨苗苗,家產還是豐厚的,比如嫡母早死,生母也歿了,沒人給立規矩的,比如尚文侯如今深得聖心,作為他唯一的嫡親堂弟,以後的前程是絕對差不了的。長得也算是不錯,家裏又給請了夫子,就等著明年考入洛山書院了。這樣想想那點瑕疵還真是不算什麼。

虞娘對妍娘說:“你現在應該學學怎麼籠絡住陳瑜的心,他如今還小,對付他不是很容易的事,隻要把他抓在手心,什麼事情不就是你說的算了嘛。嫁過去你的日子應該不難過,聽說老太太特別心疼陳瑜,大奶奶又是個最好相處的。”

妍娘一想也對,這家可比舅舅家好多了,灃表哥那件事至今還沒鬧完呢。

☆、又三

上次明貅與虞娘慪氣,這一氣就從夏天過到了冬天。兩人漸漸倒是疏遠了,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