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按照書中所言,至少要修煉兩年以上才可以到達他現在這種見心明悟、觀照自在的境界,而他卻僅僅是第一次修煉而已,並且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任何的修煉法門,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這門功法大概是通過調節身體新陳代謝和氣血運轉,來達到一種超然於物外的忘我精神狀態,李弗斯覺得似乎可以這樣解釋。
至於那本道經,裏麵的內容大多佶屈聱牙,艱澀難明,李弗斯不得不一個詞一個字地去古籍和文獻中慢慢對照、推敲,盡管他的腦袋裏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加上他強大的學習能力,將道經裏這些句子的含義完全理解並融會貫通仍花去了他很長的時間。
道經中所描述的功法共分三個大境界,分別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如果天資很高的話,可以在一甲子前煉到第一層也就是煉精化氣的境界。
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譬如萬水可合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譬如萬火可合為一火。以我之魄,譬如金之為物,可合異金而鎔之為一金。以我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魄譬如木之為物,可接異木而生之為一木。則天地萬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此為“合大造化於一身”之法,皆乃煉神還虛之妙要。
這是《文始真經》中對道家這三個境界的詮釋,《文始真經》是文始先生所著,文始先生即是函穀關尹喜,他得到了李耳的真傳,但窮盡一生也隻修成了第一層境界便再無寸進,《文始真經》中的這些修煉心得全部來自於道經,但修煉法門卻沒有提及分毫。
煉精化氣,按書中解釋就是將世間萬物精華納為己用,化為“元炁”留存在丹田氣海及身體各處經脈竅穴中。這些描述很像南華真人的“將磅礴萬物以為一”的境界。
這些元炁無堅不摧、無物不融、無相不生,甚至可以脫體而出。
煉精化氣的修煉方法首先要讓自己進入一種虛極靜篤的狀態,也就是觀照經中李弗斯剛才達到的狀態,然後將體內元炁以大小周天的方式沿經脈運行,藉以吸收更多的元炁並逐步增加丹田及各處經脈竅穴的儲氣量。
觀照經中觀照自在的狀態修煉到最後可以不必拘泥於姿勢,天資較高者,吃飯睡覺都可以修煉。
李弗斯決定再嚐試一下,畢竟他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但他對經脈竅穴的名稱及具體位置不是很了解,於是又找了幾本古醫書諸如《靈樞》、《素問》等等,對照了一下自己身體上的位置,開始運氣修煉。
元炁一旦在經脈裏運行起來,丹田裏的那團氤氳的灰黑色氣狀能量開始在經脈中遊走,就像高壓的水蒸氣通過又薄又軟的塑料管子,經脈被充漲了起來,李弗斯又感受到了當初剛吞下龍虎大丹時感受的那種難忍的劇痛,不過因為是局部的,所以還能夠忍受,他可以控製這股能量,想讓它到哪裏它就到哪裏,它到了哪裏,哪裏就劇痛不止。
李弗斯強忍著劇痛按著書中的方法運行了一周天,不得不停下來大口地喘著氣,汗水已經將他的衣衫打濕,不過他還是很欣慰,他體內這團元炁的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道經中所描述的煉精化氣的標準,而文始先生卻用了近一百年的時間才勉強達到,這也許並不能說明他是個天資卓越的修煉天才,因為他知道他現在的底蘊全部來自於那枚奇怪的丹藥,但這至少說明了他運氣還不錯。
另外,讓李弗斯驚訝的是,他發現身周的輻射指數隨著他的運功而變得越來越低,就像當初他發現的那枚丹藥時一樣,他們似乎都在吸收輻射,而這些輻射進入他的身體之後,就與那些灰黑色的能量團融合在一起了,那團能量也因為吸收了這些輻射而變得更加強大了,雖然這些新加入的能量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李弗斯明明確確地感受到,它們就是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