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段(1 / 1)

得荀攸也是這般言語心下突地一動,卻道,“隻是我隻覺董將軍身邊尚缺一運籌帷幄之人參詳戰術,卻不知先生是否願意隨董將軍出征?”

荀攸一怔,隨即低下頭去。沉思良久,他方委婉說道,“陛下,董將軍麾下有武威賈文和,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先生妄自菲薄了。賈文和固然是奇才,我卻深知先生仍然要勝出一籌。董將軍更不會誤解我這番舉動。不過先生所言亦有道理;有賈文和在董將軍麾下,當是夠用了。”他本是擔心賈詡雖有謀略卻不好駕馭,畢竟此人太過謹慎,一心自保;但轉念一想,以劉備的馭人之能,當能用得動賈詡,也就不必勉強荀攸。

將此事說與劉備聽後,劉備亦是笑道,“有賈文和,這還不夠用?更何況阿豫還在並州。”

“阿豫?主公是指田國讓?”諸葛亮不禁好奇問了一句。

田豫算得上劉備麾下的第一名謀士,亦是多謀善戰之人。他尚未及冠便來依附劉備,但不過幾年又匆匆離去,卻讓劉備一生念念不忘。對此人諸葛亮是久聞其名,也曾聽說他擊破匈奴的傲人戰績,隻是一直無緣得見。

“不錯,正是田國讓;前幾日收到並州的書信,才知道他終於是取字了,今後可不能再叫阿豫,”劉備笑道,“這一次他仍是追來了,想來卻不會再匆匆離去。當初我是真沒有留住他的資本,如今當有不同。有國讓在,還有賈文和,何需將荀公達一並帶出去?當然,你若想讓荀公達去前線磨練一番,那自另作計較。隻是我本打算將並州的那位帶出去掙些軍功,你可有異議?”

劉備所說的“並州的那位”自然便是這個世界裏還未及而立之年的劉玄德;隻是若要說出口來,卻是太過怪異。

諸葛亮自是心領神會,欣然應道,“亮亦有此意。”

五月底,董卓離京返並州,而並州軍也已集結,等待著主將歸來,準備北上抗擊外敵。董卓離京那日,未足十五歲的少年天子攜幾名親信親自送他至城門——倚重之情可見一般。

城門下,劉備跪在昔日的股肱身前,禮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托,不退鮮卑誓不歸來!”

諸葛亮走近兩步,拉過劉備的手,就像當年劉備曾無數次拉過他的手扶他起身。“漢室有將軍這般人物扶持,何愁不興?”他說,“將軍,保重。”◢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劉備湊近了些,用力反握住他的手,壓低聲音道,“有你和我在此,還有什麼事不能成?你自放心;待我歸來,大局便更完全穩固了。”

中興的萬裏路,便始於此處邁向北疆的第一步。

(完)

更多更新TXT好書請訪問,歡迎光臨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路惜菲爾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