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來,比起二房的提心吊膽,荀蘭因這邊卻是悠閑得多,不是陪老祖宗聊天,就是跟蘇玲瓏賞雪吃酒。
二房手裏握著鑰匙,本該管事的大房反而顯得無所事事。
與此同時,府裏悄悄傳起了一則流言,說大少爺沒回來,大奶奶進了門還沒圓房,不算過了那道坎。福氣深不深厚,還要再看。原本還上趕著巴結的丫鬟小廝一夜之間就轉了風向,不冷不熱起來。
……
“奶奶,廚房裏燕窩還沒燉好,說是二奶奶最近要補身子,全都拿走了。奶奶要吃,還要現做。”
荀蘭因正在臨窗的桌上練字,紫檀木書案一角擺著個汝窯瓶,幹枯遒勁的梅枝吐著幽芳。青玉鎮紙下壓著厚厚一疊宣紙,顯然練了有不短時間了。
屏氣凝神地寫完最後一筆,吹幹上麵淋漓墨汁,荀蘭因才無動於衷道:
“咱們院子裏不是有小廚房麼,你把燕窩拿回來,咱們自己做就是。隻要有灶台,這東西哪裏都能做,何必非要去麻煩人家?”
不是她不生氣,實則這種把戲早就在宮裏上演了無數遍,用的人不嫌煩,她看著都煩了。
然而這確實是確立權威的有效方法,能把別人的東西搶過來,那也是一種本事。我有的東西越多,那我就比你強,你就合該向我低頭。
吃得起燕窩的人家,哪是真正缺那點子東西,爭來爭去,不過爭一口氣而已。二房這是借著燕窩無聲示威,看,你大房媳婦就算進了門,管家的也還是我二房。
荀蘭因頓了一頓,又道:
“要是方婆子說,廚房裏沒燕窩,你就問她要點雪梨和銀耳過來,讓薔薇燉冰糖銀耳羹。大冬天燥熱的東西吃多了,吃點這個降降火。”
燕窩這東西,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吃的。京中勳貴講究了幾百年,連吃東西都有規矩,燕窩至多兩三日才吃一盞,吃多了對身體有害無益。一天三頓當飯吃的,不是錢多了沒處花,就是沒見識的暴發戶。相比而言,銀耳藥性就要溫和得多,天天吃也沒關係。
……
從離開裴府到進入謝家,日漸相處之下,荀蘭因也發現黃氏送來的美人也並不都一無是處。
大概想著能勾住男人的女人不光要長得漂亮,還得有一技之長,黃氏挑人很費了一番功夫。芍藥家裏是花農出身,對伺候花草自有一番心得,月季以前約莫是個針線上人,無論什麼複雜的繡樣也難不倒她,薔薇更擅長做菜泡茶,上次請三房蘇氏的滴酥鮑螺,就是她做的。
本著物盡其用的精神,荀蘭因發話讓芍藥看著長春閣的園子,順便給那隻大公雞撒兩把穀子,讓月季掌管她平時穿的衣裳,把薔薇分到小廚房裏做飯。當然,一切都還是由鷓鴣監督。
三個丫頭原本因為淩霄的事,表麵不說,實則怕她得緊,見主母一臉平淡地吩咐活計,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勤懇做事不提。
靈芝還以為是自己行事不夠周到,讓廚房的人找麻煩,漲紅臉轉身離去,腳下用力,把長毛絨毯都踩出了一個個凹坑。
……
目送靈芝去了廚房拿燕窩,荀蘭因隨手拿鎮紙壓住紙張,默默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