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2 / 3)

敏瑜皺了皺眉,這件事情她還真沒有聽說過,但敏惟怎麽會和福郡王起爭執呢?她心裡很疑惑。

“二叔回兗州了,安妮和孩子們卻沒有回去,前些天,靖王妃有些不適,娘便讓安妮回去陪王妃,虎子也跟著去了。”王蔓青笑著解釋一聲,這些年來,她和高夫人相處得越發好了,不是母女卻勝似母女,她真心覺得自己最大的幸運不是成為丁敏彥的妻子,而是成了高夫人的兒媳。放眼京城,真沒有哪家的婆婆能像高夫人這樣,真心疼愛兒媳婦的。她笑著道:“我已經派人去靜王府送信了,安妮想見你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知道你回來一定會趕回來的。”

“安妮是個活潑,很好相處!”高夫人笑著說了一句,在她眼中,三個兒媳都很好,大媳婦沉著穩重,二媳婦活潑開朗,小兒媳英武聰慧,都是很好的孩子,尤其難得的是她們都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相互之間也能理解體諒,家宅和睦,日子自然越過越好。她笑著道:“娘娘昨兒還讓人傳話,說好幾年沒有見你,心裡想得緊,讓你回來之後便去見她。我這些日子身子有些不適,蔓青身子重,讓安妮陪你進宮一趟。”

“是!”敏瑜點點頭,心裡卻歎了一口氣,皇後娘娘這麽著急見她,是有事情要她去做吧!

說話間,回到了正院,高夫人念念不舍的將青玉交還給奶娘,讓人先帶孩子去洗漱,而她則坐下,看著敏瑜道:“瑜兒,京城的局勢你應該心裡有底吧!”

“嗯!”敏瑜點點頭,遠在肅州並不意味著她對京城的局勢就不關心,除了耒陽侯府每個月家書上能了解一些之外,她還派人專門收集京城的各路消息,自然知道京城的緊張局勢。

大約三年前,皇帝的健康便出了問題,每個月總會有那麽一兩天因病輟朝,而不知為何。他一直沒有立太子,請立太子的奏章不少,但皇帝卻似乎沒有看到一般。有大臣曾在朝議的時候直接上奏,皇帝隻說再議,而後便沒了下文。

最開始的時候,請立慶郡王為太子的呼聲最高,奏章也最多,但因為皇帝似乎並不想立他為太子,漸漸便有了請立其他郡王的聲音,除了年幼尚在宮中的皇子之外。其他被封郡王。離宮建府的皇子都被提名——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五皇子安郡王,七皇子禮郡王,八皇子和郡王以及九皇子福郡王隻是陪客。其他幾位皇子才是重點。

二皇子魯郡王最能乾,做事乾淨利落,手下能吏不少,皇帝交給他的差事基本上都能完成,讓人詬病的是強硬偏激,每辦一次差,就得引起怨聲一片。三皇子理郡王銳意進取,與朝中新派相得,與守舊派則矛盾重重。四皇子文郡王文采風流。熱衷於著書立說,深得清流名士的愛戴,名聲最好,隻是辦差極少,辦事也不利落。不止一次讓人給他收拾殘局。六皇子勇郡王勇猛過人,與軍方大將關係不錯,卻被文臣視為蠻夫。四人在朝野頗有些擁躉,隻是遠遠不及慶郡王,隻能給慶郡王帶去困擾,卻不足以構成威脅,直到一年前,福郡王異軍突起。

福郡王是皇後嫡子,身份天生就更為貴重,皇帝皇後對他也十分疼寵,他性格好,脾氣好,人緣也極好,無論是清流權貴,抑或文臣武將,對他印象都還不錯,但早幾年提起他的時候,都隻說他是最富有的郡王,更多的便沒有了,甚至還因為他名下有好些日進鬥金的產業讓人非議,說他與民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