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段(1 / 3)

“十一個字?”

“——積德行善,時來運轉。向南走。”

夏知禮挑眉,“你就信了?”

“嗯。”邱旻點頭,“我比較善良。”

夏知禮笑:“積德行善的方式有很多種,你怎麼想起資助貧困學子的?”

“因為我以前就是個貧困學子。”

夏知禮懷疑地看著他。

“不信?”邱旻笑,“你見過我父母嗎?見過我親戚嗎?”

這麼一說,還真沒見過。

“沒見過就對了。我父母在我三歲時就過世了,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邱旻說,“我十歲之前,就沒吃過飽飯。”

夏知禮訝異至極,他跟了邱旻這麼多年,真沒想過邱旻的身世是這樣的,那是真正的草根階級、白手起家。

他們一邊走,邱旻一邊給夏知禮斷斷續續講述了自己的過去。

邱旻雖然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但他這人天生有種野獸般的敏銳嗅覺與生存能力。

十歲之前,他就知道撿酒瓶子換錢,不多,每天幾毛錢。十歲之後,他放棄了撿酒瓶子,改跟小男生們玩玻璃彈珠,玩一小時能贏一大把,那時誰贏得多誰就是孩子王。

他贏玻璃彈珠當然不是為了當孩子王,而是為了賣錢,一毛錢三個,贏了賣,賣了贏,如此循環,一天能賺四五塊錢。

後來男生們發現他實在太能贏,不跟他玩了。他也不急,就去別班賺錢,把全小學賺了個遍,才收手。別的孩子窮得叮當響,他已經能每天吃紅豆冰棒。

玻璃彈珠不能賺錢後,他改行去賣梔子花,十塊錢批發了兩百朵花,兩毛錢一大朵,一毛錢一小朵,每天早上挨個班轉一圈,就能回本。不光女生喜歡買,女老師也喜歡,看他是個孤兒,長得漂亮,學習也好,總會一塊錢就買一兩朵。

梔子花開的季節,他賺了足足幾百塊錢。梔子花不開了,他賣起了糖葫蘆,有段時間被女生們起了個“糖葫蘆王子”的外號。

誰也想不到,上初中後書本費夥食費都是他從小學時就積攢來的,沒跟別人要過一分錢。

初中他也沒閒著,仗著學習好、模樣好,專門賣作業,五毛錢一抄,十塊錢包一學期,看著便宜,實際上他第一個月就賺了上千塊——大多是女生買的,畢竟邱旻一進校門就被評為校草,十塊錢就當入門票了。

這麼點錢,邱旻是不會滿足的,他在學校周邊轉了一圈,再次發現商機,校門口的雞蛋餅很火,但那時誰家都不是很有錢,很多同學吃雞蛋餅,都是自己帶雞蛋來做的。

邱旻就批發了一籃子雞蛋,價錢比校門口雞蛋便宜一毛錢,每天早上挨個班問有沒有人想吃雞蛋餅,他的雞蛋便宜賣。有個文藝女生專門為他寫了一篇作文,叫《賣雞蛋的校草》……

兩天下來回本,一星期下來一合計,賺了不到二十塊錢。老師們知道後笑得不行,嚴令禁止他在校賣雞蛋。

邱旻不賣雞蛋了,反正賺不到什麼錢,他咬著筆頭想了幾天,又琢磨出一道商機。

那時男生們情竇初開,對女性最為感興趣,他去批發了十幾本□□寫真雜誌,私底下做起了“啟蒙教育”——五毛錢一閱,概不賒賬。

並且保證,都是孤本。

男生們咬咬牙,花了這錢一飽眼福。因為“太貴”,他們才捨不得跟別人共享,要想看,找邱旻買去。

邱旻眼不眨地用十幾塊錢的本錢,賺了五六百。之後被眼饞卻不想花錢買的男生嫉妒,向老師打小報告,老師查封黃色讀物,狠狠教訓了邱旻一頓,此事就此落幕。

初二時,邱旻已經有五千塊錢的積蓄,這是很了不起的,要知道,當時老師的工資月一千就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