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畝園十畝田”,還是那些地,都種上菜再加上蔬菜加工和家禽養殖,馮村的人手明顯不夠用。

這幫過來的流民倒起了大作用。

看雇他們便宜得多,村裏的人紛紛過來招工。人手緊張的時候,連女人、孩子都上了手。雖然工錢低,一天下來,也掙十文錢。

慢慢地,馮村大量招工的消息傳了出去,西邊過來的流民越聚越多,連城裏都漸漸不去了。

村裏給他們在河道兩邊搭的棚子,遠遠看去,頗有規模。不知道的,乍一看,還以為是個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

這些人一路走來,慢慢地變得熟識,住下來後,甚至變成了鄰居。

為了跟馮村的人打交道,他們還推出了幾個能說會道、識文斷字的男人當領頭。

起初有些不安分的也慢慢安定了下來,乖乖地跟著眾人去做工。

雖有不少流民在這裏,卻還好,並未出現傳聞中所說的劫掠等事。

村長跟雲葉彙報的時候,寧寒一般不說話,有時候不過點點頭。

村長自然也不敢打擾。

眾人早看出來了,村子的事務是雲葉一手掌控的,當家的另有重任。

幾個月過來一回,不過是陪著老婆、兒子玩耍,自己村子這些家業,根本就不在人家眼裏。

雲葉聽了,看了寧寒一眼,見寧寒點頭,便知道他是很滿意的。

要不,他會對那些流民采取什麼極端措施還不知道呢!

雲葉轉臉對村長和老馮幾人道:“看時節,麥子該割了,今年咱們村子雖沒有這個事兒,大家卻都是幹了一輩子的。西邊買的幾千畝地,除了撂荒的幾百畝,都到了收割季節。”

“我忙,過不去。村長、老馮,你們幾個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抽出幾個人過去看看?工錢跟以前收糧食時一樣,按斤抽成。”

老馮看村長點頭,忙道:“夫人放心,我們幾個過去就是。”

“收完了就是種,犁地、上肥、播種、澆水……事兒也不少,隻怕不會這麼快就回來。村裏也是靠你們幾個,都走了也不行。你們看看,誰合適誰去。我這裏派老王挑個頭兒,你們再出兩個人就行。”

這是出門的差事,雖說有工錢,但是路遠天熱,村長年紀大了,恐怕不行。

小馮家菜地多,活兒細,忙得很。

老李家倒還好,一大群幾百隻羊,隻要有兩個人趕著就行,每天宰殺,家裏也有買來的下人做。說起來,還比小馮清閑些。

老李跟老馮兩人相互看了一眼,老馮忙道:“我家雖說活兒多,到底人也多;村長叔年紀大,就別奔波了。不如便我跟老李去吧。”

雲葉點頭:“不管誰去,都要把家裏的事兒鋪排好了,可別顧了那頭顧不了這頭,更不能兩邊都耽誤了。”

管理人才的儲備一直是個大問題,可不是光有熱情就夠的。

雲葉有時候很為這個事兒煩惱。

莊戶人能幹,有時候上不了台麵,多數是因為沒有文化。就像現在,派人出去,起碼要認字會記賬。

老馮還湊合,老李就不會!

老李見被委以重任,心中激動卻又有一絲心慌。來來去去就是村子、城裏,可從沒有出過遠門啊!

雲葉也看出來了,卻又不好直說,隻道:“你們小心著些,第一次去那裏,跟著王叔,能不分開便不分開吧。有什麼事兒,多聽王叔的,需要雇人,你們一齊把把關。村子裏能找幾個可靠的莊頭更好。以後凡事交給他們,咱們這邊兒也省心。”

莊稼不需要時時看顧,隻要找幾個放心可靠的人,這邊不時過去看看也就是了。

見眾人都點頭,雲葉看了一眼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