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都去了南方,沿途擾亂百姓不說,到了南方,也是給南方裹亂。再說了,南方的情勢也不容樂觀。”
“南方的糧食一路運過來,隻怕也會被這些流民所劫。官府出麵,便又是一場衝突。若是傳出官府鎮壓流民的話來,隻怕到時候事情鬧得不可收拾。”
“萬一惹得天下大亂,西南再趁機出頭,隻怕又是一場血雨腥風。咱們好不容易統一的成國,或許便會分崩離析。”
此話一出,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一個老臣道:“太子深謀遠慮,臣等佩服。皇上,成國統一不到十年,西南之地恐還有元國餘黨,對成國虎視眈眈。”
“若是因為一口糧食,咱們自己人這邊先亂了起來,西南趁勢而起,當真有戰爭之憂。”
大家都紛紛點頭。
皇上看了看眾人,冷笑了一聲,“不過就是這麼個主意。以為誰不知道嗎?說得容易,買地主們的糧食,銀子呢?國庫裏可有銀子?”
說完,白了太子一眼,皇上道:“上回你出主意讓那些生意人捐稅,隻怕大家都已經怨聲載道了。這次你打算再去哪裏弄錢啊?”
太子淡淡一笑,道:“父皇,這次的事兒也有法子。直言告知地主們,我們國庫銀錢緊張。”
“所購餘糧,隻可以先付一半,餘下的錢款待三年內補齊;或容以後國庫充盈了再補。”
“或者,需要繳納地稅的,來年用地租稅抵銷。如此這般,便可以出半價而得全貨,兩相便宜。另有皇命頒布,誰敢不從?”
“況且,此時流民已出,地主們家有餘糧,隻怕也心中惶恐。準他們留下三年口糧跟種子,其餘務必賣給官府,不從者重責!”
眾人心裏都是一震,卻都不說話,都看向皇上。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說起來,太子這主意有些……不要臉!不過,確實也是個解決問題的好法子。
眾臣工或府上或老家,可有不少是大地主或者置辦了田地的。若是如此,自己家裏可是要大出血了。
不過,下了朝趕緊派人回老家說一聲,把糧食多多地藏起來,還來得及!!!
上回,讓生意人繳捐稅,臣工們家有生意的不多,所以大家出錢的也少。
倒是聽說寧將軍跟三王爺出了不少,哈哈哈……
可是,說起來田地之事,恐怕不少大臣都有那麼幾十上百畝。或許,家有上千良田的也不少。
隻是,此時國難當頭,太子出這麼個餿主意,皇上又正火燒眉毛,哪個敢跳出來反對?!
所以,想來想去、說來說去、比來比去、搞來搞去……竟是沒有比這個主意更好的了。
不少人心裏暗暗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倒是無人敢出來反對。
皇上細細想了一想,也暗暗點頭。
不過,想起來前頭的部署,又皺起了眉頭,看著太子問道:“從南方調集糧食之事,就作罷了嗎?”
眾人相互看了看,議論紛紛。
“從南方調集糧食,勞力費神不說,也恐沿途被流民劫掠。”
“但是北地大旱,南方便是糧倉,不調集也得調集。”
“皇令都已經下了,朝令夕改隻怕下官跟百姓們牢騷滿腹。”
“……”
太子示意眾人安靜,道:“調集糧食還接著調集糧食,從南到北,咱們隻要有官兵隨行,無人敢動。”
眾人卻有些不大讚同,道:“人餓極了還吃人呢,還害怕什麼官兵呢?”
“隻怕想找願意送糧的百姓,也不好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