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先生有什麼幹係,做這行,難免都是要發現一點隱晦之事的,若是次次做完事情還要擔心會不會被殺人滅口,我還不如去當我的賬房先生。”

“我就不信這後山裏頭有什麼寶藏什麼秘寶的師公他不知情,不管是事前挖的還是事後挖的,他們難道不知道風水局牽一發而動全身?到處亂挖也不怕龍脈斷絕,想當皇帝的多得是,自己作死怪不了別人。”

這山叫做隆山,那不就是龍山的意思麼?鬱寧自看見那座孤峰的時候就覺得奇怪,有這樣一座山在,按理說怎麼都不可能將一國之都立於此地的——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又有哪朝哪代的國都不是風水極好,怎麼能選取這樣一個地址來做為國度所在。但是如果說,這座隆山乃是本朝龍脈所在,那就說得通了。

所謂龍脈,指的就是山脊。風水中將山的走勢分為強龍、弱龍、肥龍、廋龍、順龍、逆龍、病龍……等數十種形態,且辯證由心,不一而足,不同的龍脈對應了不同的風水。風水中也常將龍脈與國運聯係起來,打個比方,《鹿鼎記》中神龍教與天地會,費盡心機要獲取四十二章經來探知清朝龍脈所在後毀之,達到結束清王朝統治的目的,可見時人對龍脈的迷信。那了凡大師的殺意也是在鬱寧隨口一猜這地宮裏有寶藏後出現的,了凡以為鬱寧已經看出了這裏便是慶朝的龍脈所在,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才對他起了滅口之心。

什麼護國寺……護龍寺還差不多。

而對於鬱寧來說,他想的就比較簡單了……這樣一座山,本不該出現,卻又實實在在的出現了。顧國師施以神仙手段,強奪天地造化,而當鬱寧撥亂反正了玉龍瀑的風水局後,隆山的風水氣場便籠罩了整個長安府,一個護國寺,一個塔林,就算裏頭真的藏了什麼佛祖轉世的舍利,也不值得用這樣的風水局去保著它……也達不到這樣的成效。

隻有龍脈,這裏是慶朝的龍脈,或許慶朝太祖皇帝的先人的墳墓便在這龍脈的真龍之穴中,才能有這樣的效果。但是按照現在的山脈走向,這座隆山怎麼看也是個逆龍或者殺龍,按照道理說怎麼也不可能是真龍……但是風水中,龍脈是會變的。風水輪轉,天地更易,十二年便是一個小輪回,六十年一個大輪回。便是這真龍之脈輕易變動不得,本朝已經立朝近三百年,曆經接近五六個輪回,這條龍脈或許就從真龍變成了凶龍呢?

顧國師或許就是為了保這天下太平,才設置了這麼一個神仙局,保這條龍脈不成凶殺悖逆之龍也未嚐可知。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一句話說得極對,隻要不是人格有缺陷的變態,誰喜歡在一個顛沛流離,民不聊生的世界中過著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日子?

顧國師也是個正常人,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不過尋龍脈這事兒對於鬱寧來說還太過晦澀深奧,他其實摸不太準這做隆山到底屬於什麼龍。與其他自己胡亂猜測,不如一會兒直接問顧國師來印證一番也就是了。

國師府諸人眼觀鼻鼻觀心,隻當沒聽見鬱寧的誅心之語——怨不得這位少爺雖然是梅先生的關門弟子,卻與顧國師相處得極好,連說這等大逆不道的話的時候兩人的神態都有幾分相似,顧國師不喜歡這樣的晚輩還能喜歡誰去?

***

如鬱寧所料,下山的路一路太平。

顧國師在禪房品茗,他沒有扣著方丈了塵作陪,而是獨自一人倚在塌上,一手持卷,一副悠哉閑適的模樣。他見鬱寧挾著一身霜寒進來,笑道:“回來了?去後山可看到了什麼?”

鬱寧此時看顧國師的眼光跟看神仙差不多,顧國師上一回被他這麼看,還是他給了鬱寧一萬多兩銀子當零花錢的時候,見狀不由皺眉:“為何如此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