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之好的。
“沒,沒有。我沒有這樣覺得。”徐熙陽連忙擺手否認,他是真的沒有這樣覺得的。他一直認為喜歡什麼人,男的女的,都是個人喜好,與他人無關。“我隻是擔心你覺得我知道你的秘密不開心了而已,我沒別的意.
還好還好,沒忘記小叔的交代。不然她就慘了。想到這,何以詩打了個冷顫。她家小叔的手段她可不想再嚐試一遍了,上次不小心抓痛了小蕭蕭,她家小叔就將她珍藏的漫畫全都丟了。那可是珍藏版本的!有市無價的!現在都沒有買的了!
自蘇州遊回來後,何衍朔交給了何以詩一個任務,那就是和何至蕭交好,套出何至蕭平時的喜好,和收集對方的行蹤。
何以詩也答應了,但因為何衍朔出櫃的事,她被她媽媽何家大小姐何慧嫻捉住問話了,所以耽誤了行程,至今才記起來。
拿起寄剛到手的廣式煎堆,何以詩就這麼輕裝上陣去和何至蕭套近乎了。
煎堆在華北地區稱麻團,在東北地區稱麻圓,在海南又稱珍袋,在廣西又稱油堆,但卻流行於廣東地區,因此廣東煎堆最是出名。且廣東人製作煎堆也由來以久的。
煎堆這種食物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千年以前的秦漢時期,據文字記載唐代稱“煎堆”為“碌堆”,從初唐詩人王梵誌“貪他油煎錘,愛若菠蘿蜜”的詩句裏,可以知道煎堆該是唐朝長安宮廷中的上乘食品。因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居民,有許多是在唐宋時期陸續從中原南遷入嶺南,所以“碌堆”也隨之傳入廣東,由此可見,今天廣東的“煎堆”,起源顯然是中原人南遷的結果。
明末清初文學家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已有記載:“廣州之俗,以烈火爆開糯穀,名曰爆穀,為煎堆心餡。”由此可以看出廣東煎堆的出名來。
煎堆是嶺南出名的小吃,各地的品種略有不同,每一個品種嚐起來都各有風情,層次不同。其中吳川的煎堆用糯米粉、白糖水搓作,捏成圓團,放進熱油鑊中撈壓至鼓脹成拳頭大圓球形,表皮光滑,口感酥軟,滿嘴油香。
廣東煎堆在拜年的時候特別好銷,正所謂“煎堆轆轆,金銀滿屋”即是富有富足的意思。所以拜年的時候,吳川人一般都會帶煎堆去拜年,娘家一般收下三分之二的煎堆,其餘的給女兒帶回婆家。主人家不僅分給親戚朋友,還會挑著竹籮或捧著簸箕,挨家挨戶地分給一條街或整條村的人,無論是否熟悉,大家齊齊分享。
正是因為有這個寓意在裏麵,所以何以詩才會特地得找朋友從廣州捎帶幾盒煎堆過來。小蕭蕭最是喜歡甜食,她就選了豆沙餡和蓮蓉餡的帶來。
“當當當,小蕭蕭,我來也。”何以詩喊了一聲就一把推開何至蕭的宿舍門,立即引起一片驚慌馬亂來。
除了何至蕭衣冠整齊老神定定的坐在桌子旁看書,其餘三人都是衣衫不整,姿勢各異,或趴著,或躺著。
看到一腿長胸大的蘿莉女推門而入,都是大吃一驚。女生可以隨便進男生宿舍?!!管理人員怎麼會讓她進來???真真是重女輕男,重色輕學生!!!
雖然在吐槽,但幾人行動不慢,很快就雞飛狗跳的將自己拾掇拾掇好了。
“以詩姐,你怎麼來了?”何至蕭對何以詩的到來也很是不解,他最近沒有什麼事找她啊。
“沒事就不能來看你了?這是什麼規定。”何以詩歡快的回應了至蕭。
“我帶了廣式煎堆來哦,來,快點拿著。”搖了搖手上的包裝得很是精美盒子,裏麵的煎堆滾動著,發出嘎嘎的聲音似是提示著何以詩不要太大勁了,不然就要碎了。
“這煎堆啊,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鍋裏用油煎製而成的。金黃金黃的,一口下去,脆脆的皮即碎,但因為是糯米製作的又柔軟粘連,內餡又香甜可口,甜甜的豆沙綿綿糯糯的,蓮蓉清爽香甜……”何以詩邊說邊咽著口水,說到她自己都想吃了,嗚嗚嗚等下一定要和蕭蕭要幾個才行。
看著何以詩那饞貓樣,何至蕭也對她手中的煎堆起了興趣來。以他對何以詩的了解,那煎堆應該很好吃吧。
“拿來。你又有什麼事想我幫你。”何至蕭對何以詩拿美食賄賂他這一事已數見不鮮。
“嘿嘿。也沒什麼事了,就來看看你。”何以詩搓了搓手,有點不好意思。她本來也是沒什事要何至蕭幫忙的,來看他隻是因為小叔的交代。但後來吧,注意到對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