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自己的特殊管道能快速將東西送到京城。

收的人是謝正。

之所以交給他,是宋巍信得過他們之間多年的交情。

謝正不傻,知道宋巍去辦的是什麼案,拿到東西的時候第一時間猜出來,頓時覺得分量沉甸甸的,已經兩天兩夜沒睡好,就等著宋巍回來把東西取走,以免夜長夢多。

宋巍把東西拿到手裡的時候,謝正臉上明顯鬆了口氣,拍拍他的肩膀,“接下來好好表現。”

餘下的話即便不說,宋巍也懂,謝正是想告訴他,隻要案子辦成,他就一定能升官。

宋巍沒說話。

這件案子給他的打擊太大,每夜閉上眼睛,腦海裡都會浮現那八十多具屍骨。

他對煤礦案盡心盡力,不是沖著升官去的,隻是想還原當年的真相,將兇手繩之以法,為八十多名礦難者討回公道。

魏百戶在一旁催促,“宋大人,時辰不早了。”

宋巍頷首,偏頭看了眼旁邊的小妻,低聲道:“這裡離家近,你先回去,我要入宮一趟。”

溫婉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入不了宮,很乖巧地點點頭,親眼看著宋巍上了馬車離開,她才轉頭往家走。

到了京城,蘇相即便再有能耐,他也無法做到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對欽差大臣動手,因此宋巍入皇城的這一路格外順利。

第233章 、你壓根兒就不是駙馬的孩子(2更)

煤礦案是重案,拿到證據的宋巍說自己要麵聖,光熹帝並沒有像接見其他大臣那樣慢吞吞,沒多會兒就到了偏殿,讓崔公公把宋巍手裡的東西拿上來,看過之後,整個人陷入沉默。

皇帝沒發話,宋巍便安靜等著。

過了好久,光熹帝才看向他,“這麼說,陸晏清是真的參與了煤礦案?”

“根據微臣所查,人證物證俱全,的確如此。物證微臣已經交給皇上,至於人證盧釗,已經被送至刑部候審。”

光熹帝伸手按了按有些脹痛的太陽穴,聲音說不出的沉,吩咐崔公公,“把證據交給三法司,案子由他們審理。”

崔公公看得出,皇上是不想親自給陸小侯爺定罪,所以將案子脫手,他上前兩步,弓著身子小心翼翼接過光熹帝手上的東西,很快帶著人去刑部衙門。

像這種案子,要交由三法司會審。

大楚朝的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刑部立案,都察院審案,大理寺判刑。

八十多條人命,攤上三法司會審,重罪是沒跑了。

光是想想,崔公公額頭上就唰唰直冒冷汗。

陸小侯爺,那可是長公主府的獨子,他一旦有事,長公主鬧騰起來,這宮裡怕是沒多少安生日子了。

崔公公一走,大殿內便沉寂下來。

光熹帝心情煩悶,擺手讓宋巍退下。

宋巍作為負責此案的欽差大臣,有權利聽審。

他沒有回家,也沒有去翰林院,直接去了刑部。

刑部姚尚書已經拿到崔公公送來的東西開始走流程。

宋巍見到姚尚書的時候,向他請教了一下這種案子的判法。

姚尚書如實道:“但凡登聞鼓響,就沒有小案,現如今整個京城的百姓都在等著看本案的最終結果,倘若隻是私開煤礦,倒還有商量的餘地,可這是八十多條人命,多半,也是朝著死刑靠攏了,具體的,還得看大理寺那邊給出什麼結果。”

宋巍又問:“那這種案子,會不會連坐?”

姚尚書笑看著他,“一邊是長公主府,一邊是國舅府,連坐,你覺得可能嗎?”話鋒一轉,“隻不過就算不連坐,這兩府今後恐怕也會處處遭人詬病。”

——

從刑部衙門出來,宋巍單獨約見了陸駙馬,告訴他案子已經水落石出,陸晏清的確有參與,如今隻等三法司會審之後給出判決結果。

哪怕早有準備,此刻聽宋巍親口說出來,陸行舟心中還是免不了往下一沉。

見駙馬眉頭緊緊蹙著,宋巍又道:“這樁案子,蘇家有兩人參與,如果當初蘇堯均是年幼不曉事一時貪玩犯了錯,那麼蘇五爺便是慫恿這三個孩子走向不歸路的罪魁禍首。按理說,蘇家罪過最大,理應罰得最重,小婿作為案子負責人,有權去聽審,到時候,我儘量爭取讓他能免掉死罪。”

“三郎,難為你了。”

陸行舟低下頭。

有句話,宋巍本不該說,可是想到那八十多具屍骨,到底還是開了口,“小婿這次回去,讓衙門的人把埋在礦山的那些屍骨全部刨了出來,時隔四年,有些已經拚湊不完整。如果當年我爹和溫二叔沒有及時逃出來,那八十多具屍骨裡麵,就會有兩具是他們的。”

深吸口氣,宋巍接著道:“我不知道陸晏清還有沒有可能從監牢裡出來,如果有,我希望你們能好好教育他,他會犯下這樣的滔天大罪,說到底,責任還是在你們做父母的身上。”

“我明白。”陸行舟的麵上,多了幾分強顏歡笑,“不管案子如何判決,我已經想好了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