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追究主角不到場的原因。

主角這會兒還在永和宮。

在屋裡悶了一個月,端妃讓人把門窗都打開透透氣,她坐在搖籃旁,一邊輕輕哼著小曲兒哄兒子入睡,一邊聽著小宮娥稟報禦花園的情況。

當聽到皇上限蘇皇後三日之內查出事情真相的時候,端妃嘴角微微勾起,讓真凶去找真凶,隻怕三日後又要有人為此背鍋被冤枉了。

她沒去禦花園,是因為昨天下午在玉堂宮當伴讀的宋元寶托人給她帶話,說宋巍說的,禦花園今日有危險,讓她帶著二皇子好好待在永和宮哪也別去。

端妃在宋家養胎那會兒,跟宋家人很熟,不僅認識宋元寶,還挺喜歡這個小少年,因此一聽是宋巍的囑咐,她便直接應下,幾乎沒有猶豫,對宋巍的信任程度可想而知。

雖然不清楚蘇皇後在禦花園的蓮池裏弄具屍體究竟想幹什麼,不過隨便動動腦子也知道,那個女人的最終目的,肯定是二皇子。

端妃想到小宮娥說的話,心中覺得慶倖,得虧自己信了宋巍沒真的去赴宴,否則她很難想像二皇子會被蘇皇後迫害成什麼樣。

……

此時的甘泉殿,光熹帝下令散席之後,率先站起身來往外走。

蘇皇後緊隨其後,到門口的時候,似有所感地回過頭,剛巧與溫婉的視線撞上。

四目相對,溫婉眼神平和,蘇皇後原本冷靜的那張臉,卻爬滿了驚濤駭浪。

她極少有失態的時候,然而這一刻,精心修飾過的麵容上除了難以置信,還是難以置信。

短暫的失神過後,蘇皇後追上前頭光熹帝的腳步,一副老夫老妻閒聊的口吻,“許久不見芳華,臣妾甚是想念,剛剛在甘泉殿,竟然險些把別人認成是她。”

說完,自嘲地笑笑。

光熹帝一下子明白過來,蘇皇後說的怕是宋娘子溫婉。

那丫頭的長相應該跟芳華有幾分相像。

“與其關心不需要關心的人,皇後不妨想想,三日後怎麼給朕一個交代。”

光熹帝冷沉沉地撂下一句話,與她分道揚鑣。

——

帝後離開,第二個出甘泉殿的是大皇子趙熙。

宋姣的位置,剛好能看到少年皇子的清雋俊朗的麵容。

偌大的宮殿內,他在百官的注視下緩緩走向門口。

少年皇子身上那股子渾然天成的貴族氣質,不免讓小姑娘看入了神。

宋巍察覺到,適時出聲:“我們要留在最後走,你若是餓了,大可以先吃點東西。”

宋姣點點頭,等再抬眼時,少年皇子早就走遠了,她有些心不在焉。

宋巍看在眼裡,幾不可見地蹙了下眉頭。

大侄女正值豆蔻年華,少女懷春本該是尋常事,可她懷春的物件,算下來卻是她的叔叔輩。

……

一直到走出皇城坐上馬車,宋姣似乎都還沒從剛才那場驚豔邂逅中回過神來,溫婉跟她說話,她支支吾吾地隨便應付。

溫婉瞧出大侄女不在狀態,看了眼宋巍。

當著宋姣的麵,宋巍沒說什麼,等回了家,才在私底下跟溫婉道:“先前在甘泉殿見到大皇子,我就察覺到她不對勁,得空了,你適當跟她談談心。”

宋巍沒把話挑得太明,溫婉卻聽得明白。

小姑娘這是春心萌動了。

當時在宮宴上,溫婉也見著大皇子,她覺得那孩子長得挺不錯,隻不過那樣的身份,怎麼可能是他們小戶之家攀得上的?

更何況,有了今日那麼一出,溫婉對於皇宮裡的女人產生了深深的抵觸感,總覺得一個個都不是什麼善茬。

哪怕是當初在他們家待了幾個月的端妃,都不可能是絕對的好人,否則她不可能當了寵妃還安然無恙地活到現在。

一旦入了宮,再乾淨的心都會被染上顏色。

站在長輩的立場,溫婉並不希望自家侄女跟皇室扯上任何關係。

外麵還有很多優秀的兒郎,大皇子那樣的,並非良人。

……

下晌閑著沒事,溫婉特地去帶著進寶去宋姣的聽鬆閣溜達。

小姑娘坐在籐椅上,手裡捧著本書正發呆。

聽丫鬟說夫人來了,宋姣回神,忙合了書本放桌上,起身相迎,臉上掛著笑,“三嬸嬸。”

“今兒難得不纏著我講故事,有心事了?”溫婉一麵說,一麵在宋姣為她拉開的軟椅上坐下。

“哪有?三嬸嬸又打趣我。”宋姣垂下腦袋,耳朵尖卻不自然地泛著紅。

“還說沒有呢,都寫臉上了。”溫婉順手拿過她剛剛看的書翻了翻。

是三字經。

宋姣不算太聰明,來了半年多,認的字還很有限,書本上圈圈點點了不少地方,應該是她給自己做的記號。

看得出來,小姑娘很努力。

從她身上,溫婉仿佛瞧見當初那個滿身倔勁兒為了擺脫命運想方設法認字的自己。

不過,她當年想嫁的,隻是個讀書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