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
畢竟是國喪,死者為大,她又是太後的親生女兒,回京弔喪天經地義,朝臣即便想借著她的庶民身份說事兒,也找不到由頭。
守了那麼多天的靈,芳華消瘦了一大圈兒,精神狀態不是很好。
他們夫妻倆是戴罪之身,不能在京城逗留太久,靈柩一下葬就得準備回寧州。
這些天胞妹因為生母的死心力交瘁,光熹帝全都看在眼裡。
臨走前,特地讓崔公公把一家三口請去乾清宮坐。
一直以來,光熹帝對陸行舟都沒什麼好感,如今陸老侯爺身上又背了害死太後的嫌疑,光熹帝就更不待見陸行舟。
不過偏見歸偏見,看在對方是妹夫的份上,該走的過場,該給的麵兒,光熹帝一樣沒落。
今日把他們夫妻找來,主要是為這一家三口踐行,特殊時期,以茶代酒,桌上也都是些素食。
期間,光熹帝提及了去年寧州那場地動。
陸行舟不緊不慢地把當時情況事無巨細說出來。
光熹帝在京城得到的消息是說不算太嚴重。
五個字概括了一場幾十年難得一見的自然災害。
如今聽了陸行舟的描述,不免覺得心驚。
之後,光熹帝的目光轉向芳華,“朕還聽聞,朝廷賑災的物資被困在半道上,是芳華花重金從相鄰的府城買了糧食來渡過那幾日的。”
芳華從未把這事兒放在心上,“百姓有難,我們夫妻不可能坐視不理,但當時情況緊急,我們人手不夠,別的忙幫不上,隻能多出錢。”
光熹帝說:“那些錢,換個地方富商也出得起,卻不是人人都能有你這份善心。”
芳華當時沒想那麼多,“我做這些,也算是給晏清積福,但願他能再接再厲,挺過後麵的二十七年,最終平平安安回來與家人團聚。”
光熹帝的聲音響起,“朕原本想憑著你們夫妻賑災一事將功抵過的,去年給你們捎了信,怎麼在信上就給朕否了?”
芳華搖頭,“這件事,兄長不必再費心,我們夫妻倆當初既然下定決心要自請除族,就沒想過再回來,寧州挺好的,我很滿足目前的生活。”
光熹帝勸不過,索性打消了念頭。
第377章 、您可曾丟過一個女兒?(1更)
陸行舟夫妻出宮的時候,看到宋巍站在皇城門外,像是專程等候已久。
見到他們,宋巍上前來,恭敬地喊了聲:“嶽父,嶽母。”
爾後,又將目光轉向芳華身旁的小傢夥。
小傢夥生得白胖可愛,一雙眼睛圓溜溜。
宋巍看他的時候,他也在看宋巍。
視線對上,小傢夥眨巴兩下,沒有被嚇到,那副模樣,十分乖巧。
宋巍素來對孩子都挺有耐性,當下看著年幼的小舅子,眼神變得柔和,低聲喚他,“晏禮?”
小傢夥不知道對方為什麼會知道自己名字,下意識地偏頭去看爹娘。
陸行舟含笑回望著兒子,說:“這是姐夫。”
“姐夫~”小傢夥很聽話,軟糯糯地喊。
宋巍聽笑了,問他,“晏禮要回家了?”
小傢夥又去看娘。
芳華沒替他回答,“姐夫問你話呢,怎麼不說?”
小傢夥想了半天,隻點點腦袋,鼻腔裡哼出一個“嗯”。
宋巍又問他,“想不想留下來多玩幾天?”
小傢夥拿不定主意,這下不敢回答了。
陸行舟看向宋巍:“三郎特地跑一趟,可是有什麼事兒?”
宋巍不再繞彎子,直言道:“婉婉給晏禮做了兩套衣裳,想親自給他,如今茶樓酒肆大多關了門,無法請嶽父嶽母吃飯,去鏡湖上吧,那邊有畫舫,就當是天熱遊遊湖。”
見他提前把見麵事宜安排妥當,陸行舟心下滿意,“我和你嶽母隨時有時間,你怎麼安排都行。”
……
見麵安排在第二日。
家裡兩輛馬車,宋巍安排了一輛去陸家接人,自己帶著溫婉和進寶坐上一輛,直接去鏡湖。
出門前宋婆子有問起,宋巍隻說是太後薨逝,有點事要處理,半點沒提陸行舟一家。
宋婆子又不懂那麼多,自然而然就信以為真。
馬車上,溫婉在發呆。
她腿上放著個包袱,包袱裡麵裝著她給陸晏禮做的兩套衣裳,此時手指微微攥在上麵。
不安分的進寶在一旁上躥下跳,她似乎也沒察覺。
宋巍說:“不必緊張,就當是尋常的見麵好了。”
溫婉恍惚了好一會兒,突然問:“相公,你說待會兒見到她,我該不該問個緣由?”
這段日子,她做夢都想得到答案。
皇家公主流落甯州那種小地方,興許是一時遭難,她能理解。
可這麼一來,她的存在算什麼?
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當年被不被希望生下來。
……
陸家距離鏡湖近一些,宋巍一家下車的時候,陸行舟他們早就到了,這會兒正坐在湖岸邊吹著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