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妃碰上這種事都會覺得不公。
隻不過齊貴妃今日的行為有些冒險,哪怕她話說得十分隱晦,可是想想,皇上又不是蠢人,怎麼可能聽不懂她在暗示什麼?
將碎瓷片全部放到託盤裡,齊貴妃站起身,始終沒去看光熹帝,聲音一如先前那般,不輕不重,“既然皇上心情不暢,臣妾便不打擾了,先行告退。”
光熹帝聽出來齊貴妃話語之間對他的埋怨,他本來挺反感宮妃們三天兩頭勾心鬥角,可一想到齊貴妃的兒子趙熙,那是多少父母傾家蕩產都培養不出來的人中龍鳳,他又將情緒收乾淨,露了個笑臉,“愛妃,你這是在跟朕置氣?”
“臣妾不敢。”
光熹帝用眼神示意崔公公出去。
崔公公馬上反應過來,從齊貴妃手中接過託盤,很快退出養心殿。
光熹帝走上前來,目光凝視著齊貴妃,爾後伸手抬起她的下巴,“你在怨朕對熙兒不夠上心?”
齊貴妃道:“同樣都是皇上的子嗣,臣妾相信皇上能做到一視同仁。”
停頓片刻,她迎上帝王高深莫測的雙眼,“皇上,刺殺一案順天府耽擱太久了。”
言下之意,早晚都要結案,你又何必非得護著端妃不肯撒手?
捏著齊貴妃下巴的手鬆開,光熹帝儘量安撫她,“這件案子,朕會給熙兒一個交代。”
“這個交代,不是給大皇子的。”齊貴妃說:“是給文武百官的。”
光熹帝老眼微眯,蹦出幾分危險的氣息。
齊貴妃豁出去了,“皇上膝下就這麼一位快成年的皇子,文武百官不心疼他,難不成去心疼宗室?”
一句話,直接打消帝王對於大皇子“結黨營私”的疑慮。
光熹帝也後知後覺自己疑心太重了,二皇子才兩歲,才學本事暫且看不出來,文武百官會將所有注意力投在大皇子身上無可厚非,若是不關注大皇子,那才真有貓膩。
想到這兒,光熹帝牽起齊貴妃的手,“陪朕出去走走。”
第436章 、婉婉被封誥命(3更)
趙熙遇刺的案子,沒幾天就結了,端妃娘家推出替罪羊來,最後的結果,跟端妃半分關係都沒扯上,梁家沒有人因此受罰。
齊貴妃不服,打算花重金請人暗中去查找證據。
趙熙知道以後,及時製止了她,“母妃為何還看不明白,現如今不是端妃有罪,而是父皇不願意她有罪。”
齊貴妃臉色不好看,“在這深宮大院裡,是不是隻要得寵就可以為所欲為,做什麼都是對的,都有人護著?”
說到這兒,齊貴妃又為自家兒子鳴不平,“有人要刺殺你,箭上淬了毒準備置你於死地,難道就因為你最後逃過一劫沒有受到傷害,兇手就能被原諒?”
趙熙看出齊貴妃心情沉鬱,溫聲道:“母妃稍安勿躁,跟父皇置氣不是明智之舉。”
齊貴妃何嘗不知道這種時候要保持理智,可她就是咽不下那口氣。
端妃那賤人,平時瞧著嫺靜柔婉,沒想到一出手竟然如此陰毒狠辣!
趙熙說:“刺殺的案子,父皇不願牽連更多人,那就算了吧,往後咱們小心行事就是了。”
齊貴妃看著成熟懂事的兒子,忽然覺得眼眶發酸,“我在這宮裡小心翼翼了那麼多年,還是沒辦法保護你,可恨我沒有生在高門世族,沒能讓你也有個位高權重的外家,否則碰到這種事,隻要你外家施壓,你父皇不會對你不聞不問。”
“有個位高權重的外家,不一定是好事。”
趙熙一說,齊貴妃頓時想到蘇家。
外戚勢力一大,很容易引來皇上的忌憚。
蘇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皇上那些年有多恨蘇家,齊貴妃是知道的,若非出了煤礦案,隻怕蘇相到現在仍舊把持著朝綱。
端妃背後是內閣首輔,一次謀算,可能皇上不會說什麼,往後謀算大皇子的次數多了,難免不會引起帝王的反感甚至是殺心。
沒有人願意在一個地方栽兩次跟頭,更何況是帝王,他曾經就被蘇家控製得死死的,如今換了梁家,就算端妃是寵妃,也得先看帝王會不會為了她甘願當個處處受人掣肘的傀儡。
想到這兒,齊貴妃彎起唇角,眼神陰冷,“本宮就等著看,她還能蹦躂得了幾時!”
——
齊貴妃並沒有真的想著弄死二皇子,所以那個奶娃娃沒幾天就好轉了。
他一好轉,光熹帝的心情就跟著陰轉晴。
這天宋巍來給光熹帝彙報機關獸的情況,末了,光熹帝忽然想到自己聽來的事,問他,“聽說你家娘子懷了身子,有沒有此事?”
宋巍據實回答,“是,剛查出來不久,胎像還沒坐穩。”
“朕從未見過你家娘子。”光熹帝說:“二皇子滿月的時候,聽聞你把她帶來了,隻是後麵出現變故,又匆匆帶了回去。”
宋巍聽出點意思來,“皇上是不是想見內子?”
光熹帝恍惚了一瞬,緩緩開口:“你如今是正五品神兵司司丞,那就按照你的品階,給你母親和娘子都封個誥命吧,五品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