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聲音突然傳來,“三日。”

宋巍身形一頓。

帝王下了決心,“三日後,朕讓梁家付出代價。”

宋巍不曾回頭,一聲“皇上英明”喊得鏗鏘有力,站在外頭的宮人太監全都聽到了。

……

宋巍走後,光熹帝讓人擺駕永和宮。

端妃跪在地上迎接。

光熹帝沒有喊平身,居高臨下地望著她,“大皇子遇刺一事,究竟跟你有沒有幹係?”

端妃跪直身子,臉色平靜,“皇上信臣妾,便跟臣妾無關,皇上不信臣妾,臣妾便有罪。”

光熹帝走到主位上坐下,目光投過來,帶著些不忍,“朕當然希望跟你無關,可大理寺已經拿到確鑿的證據,是你娘家人動的手,若非有你的首肯,他們怎麼敢?”

端妃沒有為自己辯解,隻是說了句,“自打臣妾入宮的一天起,他們就從來沒問過我想要什麼,喜歡什麼,總是把他們以為好的硬塞給我,我若是有選擇的權利,隻怕……”隻怕當年就不會踏入宮牆半步。

光熹帝聽著這話,心裡不太好受,“行了,朕知道了。”

端妃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她知道這段日子宮裡下人主子們都在背後罵她,“出了這種事,臣妾身為梁家人罪責難逃,皇上想怎麼罰,臣妾都認。”

她越是如此,光熹帝越狠不下心,“你……”

再看端妃,她已經伏跪下去,從頭到尾沒落過一滴眼淚,沒叫過一聲委屈,更沒為自己為梁家說過一句話。

光熹帝閉了閉眼,喚來崔福泉,“即日起,端妃降為端嬪,不再是永和宮主位,搬至琳琅閣,另罰半年禁足,若無朕的旨意,禁止踏出永和宮半步。”

崔公公小聲問,“梁家那邊兒……”

“梁閣老縱子行兇,朕念他年過七十,準他告老還鄉,至於梁英,撤去他在吏部的職務,交由大理寺審理,是徒刑還是斬首,悉數遵循楚律,不得徇私!”

崔公公正準備退出去,光熹帝又出聲,“再傳內閣頒佈詔令,自即日起,但凡有外戚謀害皇族子嗣,不管成功與否,一律株連九族。”

……

短短三日的時間,端妃被降為端嬪,端嬪生父梁閣老被踢出內閣,親哥哥被判秋後斬首。

梁家勢力基本被瓦解,唯一能倚靠的隻剩內閣首輔楊振。

梁母哭著去求親弟弟的時候,楊振看著皇上讓頒佈的詔令,猶豫了,隻提前讓她節哀。

——

鹹福宮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齊貴妃大為振奮,望向傳消息的小太監,“梁家真的完了?”

“奴才所言,句句屬實。”小太監道:“端妃已經被降了位份,永和宮挪了新主位賢妃進去,奴才還聽說,端嬪的親哥哥梁英這幾日在大理寺監牢裡鬧個不休,大喊冤枉,梁母去求楊首輔,被楊首輔狠狠訓斥了一頓,梁家的好日子,這下算是過到頭了。”

齊貴妃滿麵喜色,“痛快,太痛快了!敢謀害我兒,就該付出如此代價!”

話到這裡,齊貴妃輕聲感慨,“可惜啊,端嬪那賤人為皇上生育子嗣有功,隻是被降了位份,還是難消我心頭之恨。”

穀雨道:“娘娘是貴妃,她如今不過是個小小的嬪,娘娘想要對付她,還不跟捏死螞蟻一樣簡單?更何況梁家出了這檔子事,皇上為了平息眾怒,短時間內都不可能再寵倖她,想讓她怎麼不好過,還不是娘娘一句話的事兒。”

小太監看了看齊貴妃的臉色,猶豫道:“還有一件事。”

“何事?”齊貴妃收了心思望向他。

小太監支支吾吾道:“咱們宮裡的慶嬪娘娘被升了妃位,恢復綠頭牌,傳旨的公公應該很快就來了。”

“慶嬪?”齊貴妃眯著眼。

“薛主事為護大殿下而死,皇上往慶嬪頭上記了一功,因此給她升的妃位。”

穀雨皺著眉頭,“薛家人可真能豁出去,誰知道這次到底是不是慶嬪爭寵的手段,為了一個妃位,搭上一條人命……”

“住嘴!”齊貴妃打斷她,“不管如何,薛主事救了我兒是真,不就是一個妃位,本宮還不至於跟她爭風吃醋到這地步。”

“可是娘娘……”穀雨不喜歡慶嬪,更不喜歡薛銀歡當上大殿下的側妃,她總覺得這一切都是薛家使的苦肉計,目的是讓慶嬪上位。

齊貴妃沒讓她再往下說,“準備準備,去玉堂宮。”

小太監忙道:“娘娘,大殿下這會兒不在宮裡。”

“不在宮裡,他去了哪?”

“聽說這件案子是宋司丞幫忙破的,大殿下應該是去神兵司見宋司丞了。”

齊貴妃點點頭,“等大皇子回來,讓他跑一趟鹹福宮。”

——

趙熙不知道宋巍是怎麼說服他父皇翻案的,得知梁閣老被罷官,主謀梁英被判死刑,他覺得自己很有必要鄭重感謝一下宋巍。

此時,趙熙和宋元寶二人正站在神兵司大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