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聖上卻在那個時候被太醫查出心脈衰竭,對於戰事,他已然有心無力,所以準備在大戰前把皇位傳給太子殿下,於是組織了皇家圍獵,為的,是圓最後一點心願。”
“心願,什麼心願?”
第730章 、剖心(1更)
崔公公猶豫了一會兒才道:“陛下想帶走皇後娘娘。”
芳華大驚,就連宋巍也是滿臉的不敢置信。
這時,外麵突然傳來“噗通”一聲。
崔公公耳朵靈敏,聽到後就第一時間走出去,當看到趙熙跪在冰冷的地板上,他突然說不出話。
趙熙緩緩抬頭,看向崔公公,聲音有著些微的啞,“公公方才的話,是否屬實?”
崔公公垂下眼皮。
趙熙隻聽到崔公公的最後一句話,他腦子裡有些亂。
原來真是父皇要殺了母後。
十指根根攥緊,趙熙形容不出自己此刻的心情。
裡麵光熹帝中氣不足的怒喝聲傳出,“逆子,你可知罪?”
趙熙掐著掌心,“兒臣,知罪。”
崔公公:“殿下……”
趙熙平視著前方,“邊境告急,兒臣身為儲君,早該在父皇之前便知曉此事。圍場狩獵,是兒臣學藝不精刺傷父皇,請父皇降罪。”
“你的罪,何止這兩樁?”光熹帝的聲音滿含怒意。§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趙熙堅定道:“除此之外,兒臣不知何罪之有。”
他的回答,隻換來光熹帝滿腔怒火,“孽障!”
崔公公在一旁小聲提醒,“殿下,挽秋。”
趙熙看懂了崔公公的口型,卻是不肯認罪。
崔公公急得險些跳腳,“哎喲我的殿下祖宗,您就快些認了吧,陛下撐不住多少時日了。”
趙熙聽得一臉茫然,“你說什麼?”
崔公公猶豫著朝後麵看了一眼,爾後挪到趙熙身邊,小聲把之前對宋巍和芳華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趙熙深深皺起眉頭,“你的意思是,父皇真病了?”
“要不然,殿下以為聖上為何回來這麼久一直不肯上朝?”崔公公滿臉愁容,“偏偏該死的楊家不安分,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作妖,氣得陛下加重了病情。”
趙熙真沒想到是這樣,他被關入宗人府好幾天之後才收到北燕集結大軍準備攻打楚國的密報,他當時就隱隱有種猜測,父皇的目的可能不是廢太子,而是借病將遠在甯州的姑父陸行舟調回來委以重任率兵北上。
因此他當機立斷,讓董晗幫忙,用海東青傳信去了寧州。
事實也確實如此,光熹帝想在最後這段有限的日子裡讓芳華回來,可之前他的提議被太子和百官給否了,正好楊家在作妖,他便借此機會,讓芳華來救駕立功,一旦有功在身,他再提讓芳華回京,想必誰也不敢阻攔。
前麵的,趙熙都猜中了,唯獨沒猜中光熹帝想把齊皇後也帶走。
回想著崔公公在內殿說的那句話,趙熙心裡隱隱作痛。
崔公公望著趙熙痛心疾首的模樣,歎息著搖搖頭。
趙熙道:“公公有話不妨直說。”
崔公公道:“在老奴心裡,殿下是最出色的儲君,不論文采還是武功,都鮮少有人能出其右,可這樣的殿下卻不受寵,您可曾想過是為什麼?”
“大抵,是因為我的生母不受寵。”
崔公公直搖頭,“殿下錯了。”
趙熙抬眸看他,“錯在哪?”
“老奴想問殿下,您可知宋巍宋大人是怎麼來的京城?”
趙熙不明白崔公公的話題跨度為什麼這麼大,但還是回道:“宋巍文采斐然,策論中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自然是一路平順考上來的。”
“又錯。”崔公公說:“宋大人是陛下親自去甯州相中的人,一路給保上來的,雖說他文采不凡,可如果沒有陛下的庇護,他不一定有命活到京城。”
趙熙麵上浮現一絲驚訝,“父皇曾經去過寧州?”
“當年殿下隻有八歲。”崔公公回憶起往事,聲音裡透著說不出的悵惘,“那個時候,殿下是這皇宮中唯一的皇子,也是陛下認定的未來繼承人,他去寧州,是為給殿下尋一個有大智慧而又忠心耿耿的輔臣,最後相中了宋巍。”
這些事,趙熙從來都不知道,當下聽說,隻覺得滿心震撼。
“或許在殿下心裡,陛下從來都不待見你,不肯給你好臉色,可事實上,老奴陪著陛下去甯州那會兒,他沒少誇殿下。為了尋一個中意的輔臣,他紆尊降貴,喬裝打扮親自去往坊間,一個府一個州甚至是一個縣一個村地跑,從北到南那麼多州府,他都為殿下跑過來了,宋巍,便是陛下送給殿下的禮物。”
趙熙低眉不語,不知在想什麼。
崔公公接著說,“陛下對殿下的關心,從小到大都沒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