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守一輩子的墳。”
……
關於寧州的情況,宋巍在給溫婉的回信上半點都沒提及。
溫婉就知道他不會說,特地請趙尋音派幾個人前往寧州,這才打探到宋巍把宋琦折磨得生不如死。
流芳院裡,溫婉坐在暖榻上,一手捏著打了一半的絡子,另一隻手伸到榻前的熏籠上烤。
趙尋音懷中抱著昏昏欲睡的小傢夥晏禮,嘴上卻唏噓,“沒想到三郎平日裡溫文爾雅,下起手來竟然這麼狠。”
“那是因為,宋琦觸到了他的底線。”嫁入宋家將近十年,這大概是宋巍頭一次動怒。
溫婉光是想著宋巍被逼成那樣,就感覺心都碎了,說不出的疼。
“娘,我好心疼他。”溫婉說著就落下淚來,“老天爺好會作弄人,不管他怎麼努力,得到的東西總是短暫的,前麵總有更大的劫難等著。我不知道前麵那二十多年,他是怎麼過來的,後來的這十年,我卻眼睜睜看著他從籍籍無名的白身,一步一步考到殿前,從官場新人爬到帝師尊位,再從頂端直直摔下,落回穀底。
當年決定不考,是出於對兄嫂的愧疚,後來決定下場,是為了大環山不幸遇難的那批礦工,也是為了讓他爹娘能有一天擺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勞,過上舒舒服服的好日子。
事實證明,他的確做到了,隻是太過短暫,兄嫂死了不到十年,親娘沒了,侄女也沒了。
這樣的打擊,換做任何人都不可能承受得起,可他以後,還有無數個十年啊!”
溫婉不止一次地想,倘若自己改命失敗,那麼宋巍後麵的那幾個十年又該怎麼辦?
趙尋音也沒想到,宋家的運道竟是如此令人唏噓,可這種時候,她不能跟著女兒一塊消沉,麵上還是儘量帶了笑意,“婉婉是個小福星,既然上天安排了你嫁給他,那就說明他所有的不幸都會因為你而終止,別難過,還有娘在呢,京城的事,娘會盡全力幫你,娘也相信總有一日,你能逆了天,將他從苦厄中解救出來。”
……
溫婉前幾次給宋巍的書信都挺正規,她不習慣在字裡行間說些令人肉麻的話,偷偷為他哭了一場之後,溫婉決定改一改書信格式,她每天都會寫一封,上麵不記錄日常,隻記錄數位,從三年之期所剩的日子倒數回來。
剛剛去的書信上,她這樣記錄:想念相公的第一千零五十日。
書信裡,夾了開春時她晾曬的幹花。
他在回來的信上問:為什麼是這個日子?
溫婉便回:倒數三年一千多日,等數到零,見到相公,就不用再想念了。
於是宋巍每隔幾日便會收到一封信,信上是她清秀工整的字跡,寫著還剩想念他的日子,外加一片清香的幹花瓣。
雖然知道這種記錄日子的信內容都一樣,宋巍每次看之前還是會特地淨手,等看完,再小心而仔細地收入床頭的帶鎖匣子裡。
第836章 、皇後有喜(1更)
楚國隻有一個官方太醫院,裡麵雖有幾十位太醫,卻要保證皇城內外貴人們的身體安康,碰上瘟疫,能調出去的並不多。
溫婉的提議,是讓宣景帝把太醫院的太醫調出幾個來,再往坊間重金招收大夫,到了北疆把疫區百姓分級:不曾感染、輕微感染和重度感染三級。
每一級都要有相應的方子,然後每日發放湯藥。
不曾感染的進行預防,輕微感染和重度感染的分別隔離,方子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對於已經死亡的患者屍體,要進行定點燒毀。
總而言之,盡一切可能做到仁道,倘若一刀切,不管感染沒感染,一把火燒死在裡麵,道理上而言,可能效果不錯,也能在最短時間內將疫情控製住,可這麼一來,宣景帝難免背上個“暴君”的駡名。
溫婉相信趙熙不是這種人,要真是,他早就下令北疆燒村了。
“其實有那麼多大夫在,要研究出方子治癒患者不難,難的是控製人心。”溫婉道:“因為恐慌,不少人四處逃竄,把瘟疫傳染給他人。其實反思一下,他們會恐慌,到底還是朝廷的撫慰沒到位,畢竟歷史上那麼多封村燒村的例子,就算是被感染,誰不想能有治癒的機會好好活著,誰想被活活燒死?這種時候,倘若朝廷能有個極具影響力的大人物前往安撫,讓北疆十萬百姓相信,朝廷不會採取一刀切的燒村做法,會盡可能地給他們醫治,隻要民心穩定下來,患者願意配合,徹底控製瘟疫,指日可待。”
見趙熙狹長鳳眸裡流露出欣賞的目光,溫婉頓了一頓,“其實臣還有個建議。”
趙熙頷首,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溫婉徐徐道:“我曾聽說,江南幾大商會內部都有商學,商會分鋪上的掌櫃,必須得是從商學結業出來的,於是我就想啊,學文有書院,學武有武館,就連學經商,都有老師授課,那朝廷要是在每個省設立一個大型官方醫館,負責治病,也負責招收學徒,那麼等將來碰上災情,調用他們豈不是方便得多?
況且,這世間有很多疑難雜症,普通百姓因為買不起昂貴的救命藥,最後隻能活活等死,倘若這些錢由朝廷出,但凡指定範圍內的疑難雜症,不用他們花一文錢,百姓未必不會感念陛下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