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張帆覺得非常驚奇。
雖然他仍然打不過鮑勃,但是鮑勃非常主動地將自動餐廳的食物全部都交給他。
張帆受寵若驚,感激之餘還想將食物分一半給鮑勃,但是被鮑勃嚴正拒絕了,它乖乖地啃回自己的粗餅。
鮑勃心想:我才不吃用外星人屍體種的食物。
粗餅是用上一季種植的農作物生產的,等這一季的農作物吸收完“肥料”後,下一季的農作物就會恢複正常養分。到時候鮑勃就會恢複和他搶食的狀態。
張帆就沒想那麼多,開開心心地吃完晚飯,開開心心地回房間睡覺。
夢中。
矽基……碳基文明……記憶遺傳……知識在不同個體間的轉移……知識的物質傳遞……記憶吸收……知識繼承……
早上醒來,張帆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最近他老是做莫名其妙的夢,夢中是一個叫做“矽基文明”的地方,奇怪的是他能看懂夢中所謂的矽基語言。
他夢見自己是士兵,不同的士兵,夢見自己在那裏出生、成長、學習、生活、入伍……
每天醒來,張帆都覺得自己的腦子一團糟,頭疼,隻有找書看,通過不斷的學習,才會好受一些。
在休息室的幾排書架上的書都被看完後,張帆開始瘋狂地找“鳥巢”基地所有能找到的書看,包括所有能找到的操作手冊,甚至是毫無關係的食品標簽說明書。
張帆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如此地渴望知識,在“鳥巢”基地內所有有文字的東西都被他扒完後,他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鳥巢”的主計算機。
“鳥巢”的主計算機是整個基地的大腦,設計者們將其稱之為“鳳凰”。
“鳳凰”不僅儲存了鳥巢基地的所有數據,甚至儲存有人類文明至今的所有知識、科技、文化、音樂、哲學……
“鳳凰”還是一個高智能的AI,她甚至會“記憶”使用者的輸入內容,完成自我的更新學習,從而達到一種類似“自我進化”境界。
『權限限製,無法讀取數據。』
呃?
張帆有些驚訝,使用蘇沐然教授的權限竟然無法讀取“鳳凰”的數據庫。
主屏幕中彈出一排25個方框,顯示需要輸入25位的密碼。
張帆不知道,“鳳凰”數據庫有著最高的秘密權限,即便是她的設計者們也無法破解。
為什麼這組密碼無法破解?
因為沒有人知道密碼是什麼。25位密碼被分成5組,每組5位,保存在“鳥巢”火星基地的設計建造者——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國家安全中心。
也就是說每個國家擁有者都隻知道25位密碼中的五位。即便是這五位密碼,也不局限於使用本國的數字或文字。
密碼可以是地球上的任何一種文字或者方言,甚至是亞馬遜原始森林中一個不知名小部落的象形符號。
科學家們曾經做過測算。
使用當今世界計算速度最快的銀河Ⅲ型超級計算機日以繼夜地去演算,破解這組密碼需要花100萬年!
張帆看了一眼,就向“鳳凰”發出指令:“使用‘矽基二程次元數列組合模型’測算密碼。”
『意義不明,無法識別指令。』
“轉為手動輸入。”
張帆通過鍵盤快速在電腦編程,完成數學模型後按了回車鍵。
“鳳凰”開始按照張帆輸入的模型程序自動進行演算。
幾分鍾後……
『密碼正確。』
『編外宇航員張帆已獲得最高授權。』
『開始讀取數據庫。』
張帆打開了“鳳凰”的數字圖書館。
先看哪些書好呢?
張帆先檢索了與宇宙專業相關的圖書,即便如此,A序號分類開頭的書籍目錄就有上百頁。